營養師說,災害期間蔬果及膳食纖維攝取少、活動量低,易發生便祕,導致毒素堆積腹脹,建議可準備燕麥片、堅果等食品補充高纖;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薇帕颱風近日生成,擔心颱風蔬果難買又難保存,是否囤積乾糧就足夠?營養師黃品瑄表示,每次颱風或地震各賣場泡麵區都被一掃而空,其實只喫泡麵、餅乾等乾糧不僅營養不足,也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等風險。建議備妥便攜又耐放的蛋白質、高纖維、複合碳水化合物、水分與電解質等4類食品,才能在防災期間喫得均衡又營養。
泡麵長期食用易致肌肉流失
遇上颱風等天災時,許多人擔心蔬果難保存,經常購買餅乾、泡麵等零食充飢。黃品瑄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只囤泡麵、餅乾這類即食品,可能造成營養崩盤,進而影響腸胃與免疫系統。舉例來說,泡麵雖可提供熱量,卻存在蛋白質嚴重不足、幾乎無膳食纖維、高鈉高油等風險,容易導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便祕、水腫、血壓波動、代謝紊亂等風險。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品瑄並指出,防災時,營養攝取應遵循3原則:高蛋白、高纖維、穩定能量+電解質補水;無須冷藏、常溫可放且能即開即食為優先;災難時期不是拚喫得飽,而是必須喫得對、喫得穩。此外,採買時也應挑選以下4種不同類別的耐存放食品,才能讓身體撐得久。
●蛋白質來源:在災害期間,肌肉流失速度比想像中還快。尤其當活動量降低、壓力增加時,蛋白質會被身體優先拿去當能量使用,如果沒有攝取充足,就會出現疲勞、免疫力下降、組織修復不良等問題;採買可選擇保久乳、蛋白粉、魚罐頭、牛肉乾、即食豆腐等。
●高纖維來源:災害時期,常見副作用其實是便祕。原因包括:水喝少、喫太鹹、幾乎沒蔬果及膳食纖維、情緒緊張、活動量低落等。長期便祕可能導致毒素堆積、腹脹,甚至加重代謝負擔;建議可準備燕麥片、高纖穀物棒、堅果、冷凍乾燥蔬菜等食品。
營養師建議,防颱防災期間除應備妥高纖、複合碳水、水分與電解質等食品,蛋白質如魚罐頭、保久乳等也推薦採買,才能喫得均衡又營養;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複合碳水來源:碳水化合物提供身體快速能量來源,但並非所有碳水都一樣。以白麵包、甜餅乾來說,升糖快也餓得快;複合碳水則是升糖慢、穩定能量、促進飽足;可採買玉米、豆類罐頭,全麥餅乾等。
●水分與電解質:水喝不夠比沒東西喫還危險,身體脫水會導致頭暈、血壓不穩、腎臟壓力,甚至造成熱衰竭。尤其高鹽飲食,如泡麵等,更易讓水分流失與電解質失衡;建議可備妥無糖運動飲料、礦泉水。
選擇蛋白粉、椰子水功效佳
除上述4種食品來源外,黃品瑄補充,根據多項國外相關研究,若選擇黑木耳露,效益大於炒青菜,因黑木耳露滑順、補纖又補水。另,選擇蛋白粉優於罐頭肉,因具備量輕、即飲、長效飽足等功效;即食穀物粉也優於白飯,因其升糖慢、沖泡即食、超耐放。最後則是椰子水優於礦泉水,因為可以補鉀+電解質,可說是天然平衡體液。
黃品瑄提醒,防災備糧千萬不要只買餅乾泡麵,也不是只要能喫就好,選擇能幫助身體正常運作,維持排便、血糖、體力、穩定免疫的營養組合包,才能讓您在災難發生時撐得久、活得好。
。
。
標題:防颱別再搶泡麵! 營養師曝防災最強「4食材」清單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