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睡前這樣做最傷膚! 百萬網紅醫揭夜間5壞習慣

美國百萬網紅醫師德瑞建議,想要保養肌膚應避免睡前1小時內滑手機或看螢幕,以防藍光幹擾褪黑激素分泌;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皮膚暗沉、乾燥、癢到睡不著?美國百萬網紅皮膚科醫師德瑞(Dr. Dray,本名安德莉亞・蘇亞雷斯 Andrea Suarez)提醒,許多人在夜間作息中不知不覺養成「傷膚習慣」,包括匆忙洗臉、長時間熱水澡、忽略睡眠衛生、滑手機入睡,以及臥室環境髒亂,都會讓肌膚越來越糟。即使白天用再多保養品,也難以挽回夜間皮膚屏障受損的後果。

德瑞醫師(Dr. Dray)是美國休士頓的皮膚科醫師,在社群平台擁有255萬位訂閱者,她在社群平台推出的影片「5個夜間壞習慣正在悄悄毀掉你的皮膚」中指出,如果早上皮膚仍然看起來暗沉和疲倦,那可能只是一個警告信號,顯示有一些惡習正悄悄「毀容」並拖垮健康。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匆忙洗臉或帶妝入睡 蠕形蟎作祟害皮膚癢又紅

德瑞指出,不卸妝或清潔不徹底是最常見的夜間錯誤。彩妝殘留、空氣中的污染微粒與皮脂氧化物堆積在毛孔中,會助長蠕形蟎(Demodex mites)繁殖,引發酒糟、紅疹與搔癢。她建議,若化濃妝可先用卸妝油或卸妝膏,再以溫和洗面乳清潔一次;但不必追求繁瑣10步驟,只要做到「清潔+保濕」即可維持肌膚屏障與pH平衡。

熱水澡時間太長 皮膚屏障受損、越洗越乾

許多人習慣睡前用熱水澡放鬆,但德瑞提醒,長時間高溫淋浴會破壞皮膚角質層脂質,導致經表皮失水增加。

她建議洗澡時間以10分鐘為限、水溫不宜過熱;沐浴後,不要用毛巾大力搓擦,而應以按壓方式吸乾水分,並立即塗抹乳液或身體乳鎖水。

此外,毛巾、浴巾至少每週清洗一次,避免細菌滋生導致毛囊炎與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許多人習慣睡前用熱水澡放鬆,但美國百萬網紅醫師德瑞提醒,長時間高溫淋浴會破壞皮膚角質層脂質,導致經表皮失水增加。建議洗澡時間以10分鐘為限、水溫不宜過熱;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滑手機、晚睡都傷膚 皮膚夜間修復被打亂

德瑞強調,睡眠品質是最強的「抗老化保養品」。睡眠時,皮膚血流增加、膠原蛋白生成旺盛,若睡眠不足會使皮質醇上升、加速膠原流失並削弱皮膚屏障。這不僅延遲傷口癒合,還會加劇多種潛在皮膚病,如痤瘡、酒糟鼻和異位性皮膚炎。不良的睡眠衛生習慣是影響皮膚外觀和整體身體健康「最嚴重」的錯誤,其影響會隨時間累積。任何護膚產品都無法替代充足睡眠帶來的修復益處。

她建議,固定作息時間,每晚在同一時間上牀,避免睡前1小時內滑手機或看螢幕,以防藍光幹擾褪黑激素分泌;而睡前喫消夜也會誘發胃食道逆流,進而幹擾睡眠與皮膚修復。

此外,臥室衛生也會影響皮膚狀況。枕套、牀單若長期未清洗,塵蟎與皮屑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酒糟等疾病。每週更換牀單枕套、保持適度濕度,必要時使用加濕器或除濕機。

濕髮就寢、趴睡壓臉 恐增脂漏與睡眠皺紋

德瑞提醒,濕髮上牀會讓頭皮長時間潮濕、馬拉色菌(Malassezia)過度增生,導致頭皮屑與脂漏性皮膚炎。

建議先吹乾頭髮再入睡,或使用絲質枕套減少摩擦,並避免趴睡、側睡,以免早晨浮腫與「睡眠皺紋」形成。

若有長期乾癢或紅疹問題,應就醫檢查是否為接觸性皮膚炎或過敏反應。

別追求華麗護膚流程 「簡單+規律」才是關鍵

「夜間保養越多步驟,反而越容易刺激皮膚。」德瑞說,不需昂貴產品或繁複程序,關鍵是清潔、保濕、規律作息。夜間是皮膚修復與再生的黃金期,良好的睡眠衛生與乾淨環境,遠勝任何瓶瓶罐罐。




標題:睡前這樣做最傷膚! 百萬網紅醫揭夜間5壞習慣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