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許詠棠指出,女性更年期是人生的自然轉折。她建議從飲食、運動、睡眠與戒除嗜好等4項做法,全面照顧自己,走過不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女性約在45~55歲進入更年期,此時卵巢功能漸退、雌激素分泌下降,導致內分泌變化。月經週期逐漸不規則,如果連續12個月沒有來月經,即可判定為自然停經。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許詠棠指出,更年期不是疾病,而是人生的自然轉折。她建議從飲食、運動、睡眠與戒除嗜好等4項做法出發,全面照顧自己,走過不適。
許詠棠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女性的更年期,從中醫角度認為是「腎氣漸衰、天癸將竭」的自然過程,但若陰陽失衡、肝鬱氣滯,就可能出現不適症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接著說,從抽血指數 (參考用,個人狀況不一樣)來看,了解身體變化,濾泡刺激素(FSH)>25 IU/L,雌激素(Estradiol)<50 IU/L,若FSH升高、雌激素下降,可能進入更年期階段。
更年期常見症狀
許詠棠說明,更年期不適可分為5大類,包括心理:情緒起伏、焦慮、失眠、健忘、易怒;血管舒縮:潮熱、盜汗、心悸、皮膚乾燥;泌尿生殖:陰道乾澀、性交疼痛、頻尿或漏尿;骨質流失:關節痠痛;心血管與代謝:體重上升、血壓變高、血糖與膽固醇異常。
西醫與中醫治療重點,她引述提到,西醫著重在荷爾蒙替代治療,適用於中重度更年期症候群,如潮熱、盜汗、睡眠障礙等。中醫著重於辨證論治、調和陰陽,從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常用方劑包括:
●加味逍遙散:改善失眠、月經失調、抑鬱、熱潮紅
●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減緩潮熱
●甘麥大棗湯:舒緩焦慮、安神
●酸棗仁湯:幫助入睡,改善失眠
臨牀研究指出,中西醫合併治療能有效減少潮熱、失眠、焦慮與骨質流失,且副作用更低。
更年期女性如何從日常生活裡照顧自己呢?許詠棠建議,不妨從以下4個層面做起:
●飲食:多攝取豆製品(植物性雌激素)、黑芝麻、山藥、枸杞、銀耳等滋陰食材。
●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瑜伽、太極)。
●睡眠與壓力:維持規律作息、練習冥想呼吸。
●戒除嗜好:減少咖啡因、酒精及辛辣刺激。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
。
標題:走過更年期不慌張! 中醫師教你4招穩定身心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