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身體缺水4警訊別輕忽 營養師教1招簡單判斷快補水

營養師羅晞蕾表示,人體有超過60%是水,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誤以為餓了,容易想亂喫東西,造成暴食;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水是人體重要組成成分之一,缺水不僅會口渴,還會影響情緒,使人感到煩躁,甚至可能增加疾病風險。營養師羅晞蕾表示,人體有超過60%是水,當身體水分不足時,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皮膚、嘴脣乾、嘴破、便祕以及暴食等情況。想判斷自己是否缺水,可簡單查看尿液,若為稻草淡黃色表示剛剛好,深黃色或有氣味則表示該補水了!

水分助代謝、調節體溫

羅晞蕾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人體有逾6成是水,喝水不只是解渴,更是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的關鍵。許多人都以為自己每天水分喝得很充足,但若實際換算下來,一天飲用的水量可能連身體所需一半都不到。當水分不足時,身體也容易出現以下4個小警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頭痛、疲倦、專注力下降。

皮膚乾、嘴破、嘴脣脫皮。

腸胃蠕動變慢、容易便祕。

缺水讓身體誤以為餓了,容易想亂喫東西,造成暴食。

尿液判斷是否缺水1訣竅

除此之外,想知道自己水喝得夠不夠?羅晞蕾也分享以下小撇步,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查看自己的尿液顏色:

淡淡的稻草黃=剛剛好。

深黃或有氣味=該補水了。

羅晞蕾建議,每天應飲用的水分基本量為:體重(kg)×30-35ml,舉例來說,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約需飲水1800-2100ml。千萬不要等口渴再喝,嘴巴乾的時候,往往表示已輕微脫水。此外,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的水分,但不該以此取代白開水。若真的喝不下白開水,她建議可試試白開水中加幾片檸檬、薄荷葉,或將一天水量小口慢慢喝。

羅晞蕾強調,水是看似最普通的營養素,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想讓代謝、腸胃運作都順暢一點、肌膚水噹噹,別忘了最好的保養,其實是先喝對水。




標題:身體缺水4警訊別輕忽 營養師教1招簡單判斷快補水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