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團體今(2日)聯合發聲力挺,認為此舉有助產業升級、補上人力斷層。 (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衛福部中藥販售新解釋令引發論戰,中醫藥團體今(2日)聯合發聲力挺,認為此舉有助產業升級、補上人力斷層。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強烈反對,質疑此舉模糊專業邊界、侵蝕藥師調劑權;除了預告將於5月4日上街抗議,未來也不排除每週到衛福部要求撤回解釋令。
衛福部3月18日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解釋令,開放具中藥或生藥背景,並完成1年以上實務歷練者,可登記為中藥販售業者。申請者須修習35學分課程,內容涵蓋藥材鑑定、炮製加工與儲存管理、藥理基礎、法規認識及經營實務等5大領域。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直言,這是衛福部對中藥界「補破網」的作為,中藥產業已經瀕危,再不處理,10年、20年後可能真的會絕種,他強調,中藥販售業與調劑權無關,不應被誤解為跨越專業線,「我們只是想讓這個產業撐得下去,不然連燉補藥材、滷包都會從庶民生活中消失。」
中醫藥發展機會董事長朱溥霖則感嘆,一味藥材的鑑別需透過外觀、氣味、口感、質地等多重感官經驗,這些都仰賴師徒制傳承,不是一、兩天能學會。台灣省中藥商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郭昆茂也說,中藥行數量已從高峰的1.2萬家萎縮至目前僅7千多家,若再無制度支持、沒有中藥商把關,整條產業鍊恐會斷鏈,民眾也買不到有品質的藥材與辛香料。
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則堅決反對,理事長黃金舜直言,藥界不反對中藥的種植、加工與批發,由但若是直接面對民眾的藥品,就應由專業藥師來把關。他批評,解釋令內容模糊不清,難以界定販售品項,「如果是四物飲、養肝茶這類,我們沒意見;但若變成八味丸這種藥品,怎能不由專業來把關?」
黃金舜重申,藥界訴求撤回解釋令,並批評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將原本的「落日條款」變成新的適用依據,讓基層「無所適從」,藥師團體已宣布5月4日上街抗議,並透露內部正在協議後續行動,「不排除每週都去衛福部抗議,我們不信公理正義喚不醒。」
衛福部強調,該解釋令是為因應中藥商凋零、保障庶民用藥需求,依法釐清「藥事法」第103條立意,並未放寬既有規範、也不涉及調劑業務。針對新增人員的相關規定,也讓具備足夠專業可投入中藥販售,盼為產業注入新血,衛福部會持續與藥師團體溝通,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
。
標題:中藥行快斷根?衛福部新解釋令引爭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