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財經小辭典╱主動、被動式ETF傻傻分不清?這篇讓你看懂怎麼選

近年ETF市場火熱,因每季、每月穩定配息、漲跌波動較低的特型,深受許多小資族、退休族群的喜愛,如今主動式ETF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多家投信已申請主動型ETF,並展開募集,相較於被動式ETF主要由所追蹤指數決定,主動式ETF仰賴基金經理人選股配置,追求超額報酬,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動式ETF與主動式ETF有何差異?如何判別?被動式ETF通常直接追蹤某個指數(如臺灣5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成分股與權重完全依據指數編制規則而定,基金經理人幹預極少,最多就是每半年或是每季的換股,也就是說,被動式ETF追求貼近指數表現,投資策略簡單明確。

而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調整持倉,可依市場變化靈活配置資產,目標在於超越其追蹤基準的報酬,基金經理人每日換股、增減特定產業或主題配置,十分考驗其選股能力,有可能挑選出高成長標的而帶來超額報酬,但也可能因判斷錯誤而跑輸大盤。

例如,美國方舟投資的ARKK創新ETF(主動式)2020年曾狂飆152%,但2022年股市大跌時卻下挫67%,遠高於被動式SPY跌幅18%,顯示主動ETF波動性可能明顯大於被動ETF,績效高度仰賴經理人眼光與市場時機。

目前主動式ETF選股組合將全數公開,投資人可日日檢視成果。

觀察市場上現有的被動式ETF,最為知名的就是元大臺灣50 (0050),今年第一季基金規模超過4,620億元,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50檔,以市值最大的台灣上市公司為主,採每半年配息,目前殖利率約2.2%,績效與大盤高度一致。

主動式ETF則有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 ETF(00982A)、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 ETF(00981A)。

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 4月22日成立,基金規模約新台幣10億元,至少70%資產投資於具長期成長性與穩定配息能力的台灣上市股票,管理費率0.75%,採季配息,目標扣除費用後超越加權指數。

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 ETF(00982A),則預計配置電子、金融、及傳產,市值分佈也不只有大型股,也同步掌握中小型股潛力,將透過流動性、波度、償債能力及ESG等面向剔出負向公司,季配息,經理年費0.8%。

而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 ETF(00981A)聚焦大型股,投資組合至少60%以上為上市櫃市值前300大個股,每半年調整市值前300大名單,並每日監測市場及個股變化,至少70%持股於上市櫃股票,經理費率則為1.2%。

簡而言之,被動式ETF具備較長期穩健,跟著大盤平均報酬走,保管費率較低的優勢,主動式ETF則具有靈活應變,在多頭時期加碼成長性產業,更大程度地尋求超額報酬機會的優勢。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 主動式ETF
  • 被動式ETF
  • ETF
  • 台股
  • 配息


標題:財經小辭典╱主動、被動式ETF傻傻分不清?這篇讓你看懂怎麼選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