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表示,從呼吸訓練開始,改善肺活量、降低呼吸肌疲勞程度、增加肌肉組織血氧飽和度,進而提升耐力性的運動表現;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無論是棒球、足球、滑冰等,在螢幕前看著令人熱血沸騰的精彩賽事,不免會讓人想跟著動起來,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宗昇表示,許多研究已證實,運動可降低血糖、血脂、預防或延緩慢性疾病,而身體活動量不足,會引發身體發炎反應,體內亦會累積內臟脂肪,進而加劇發炎症狀,造成胰島素抗阻、動脈粥狀硬化及腫瘤生長等生理變化。
劉宗昇指出,心肺功能及呼吸肌群,是身體活動時供氧的重要組織,任何運動都需要,可以先從呼吸訓練開始,改善肺活量、降低呼吸肌疲勞程度、增加肌肉組織血氧飽和度,進而提升耐力性的運動表現。中醫的調暢氣機,則多以調息為主。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呼吸訓練4方法
●阻力呼吸訓練:使用專用的呼吸訓練器,設備會對吸氣或吐氣增加阻力。按照設備指示,每天進行1-2次,每次10-15分鐘。根據個人能力調整阻力,逐步增加難度。能直接增強呼吸肌力量,類似於重量訓練的效果。
●吹氣球練習:拿一個普通氣球,反覆吹氣直到吹滿,然後慢慢放氣。重複5-10次,注意控制呼吸節奏。每天1-2次。簡單易行,提升吐氣時的肌肉控制力。
●太極拳呼吸法:太極拳強調「以意導氣」,通過緩慢動作和深長呼吸調節氣血循環。練習基本動作(如起勢、雲手),吸氣時身體展開,吐氣時收勢。呼吸要細、慢、深、長,配合動作自然進行。每天10-20分鐘。能增強膈肌和肋間肌力量,提升肺活量,適合體質較弱者。
●吐納法(中醫導引術):吐故納新,通過「有意識的呼吸」調節氣機,養肺強身。靜坐或站立,閉目養神,接著深吸氣,意想氣從鼻腔進入丹田(小腹),停留片刻,最後緩慢吐氣,吐盡濁氣,感覺全身放鬆。每天早晚各5-10分鐘。可調理肺氣,增強呼吸肌的協調性。
呼吸訓練提升運動表現。(彰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改善呼吸功能4穴位
●足三裏穴:位於膝蓋下約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作用:補脾胃氣、降逆利氣、增強肌肉力量。
●風門穴:位於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上角相平。
作用:補益肺氣,改善呼吸功能,祛風解表。
●羶中穴:位於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作用:寬胸利氣、調整心肺功能及喘症。
●定喘穴:位於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
作用:可抑制喘症、咳嗽。
4穴位改善呼吸功能。(彰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宗昇。(彰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
。
標題:跟著體育賽事動起來 中醫授4呼吸法4穴位助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