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八卦

不怪張清芳催人!金曲獎超時31分鐘原因曝 這段致詞佔8分鐘

第36屆金曲獎在28日晚間落幕,整場典禮雖然成功引起網友熱議,但今年整整超時31分鐘也引發高度討論。由於這次採取沒有主持人的全新方式,導致嚴重超時,尤其是典禮尾聲,在張清芳頒發「最佳華語專輯獎」給呂士軒時,因為時間已經偏晚,就在他上台領獎時催促:「快一點,時間已經很晚了」,引發不少網友覺得張清芳這樣很沒禮貌,儘管呂士軒出面緩頰,表示:「典禮現場氛圍很好,沒有任何問題」,卻還是有許多罵聲。而典禮雖然早已結束,但還是有網友討論這次超時原因,猜測是因為獲得「特別貢獻獎」已故歌手馬兆駿的家人在上台說感言時,不像其他藝人有秒數提醒,3人加起來共講了8分鐘,才會壓縮到後面得獎人的感言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已故歌手馬兆駿,在今年金曲獎獲頒「特別貢獻獎」,該獎由他的多年好友巫啟賢頒發,並由馬兆駿的兩位女兒及妹妹馬毓芬上台致詞。兩位女兒分別拿著手機與手卡講述印象中的爸爸,以及爸爸的音樂等,加起來約2分鐘。再來換馬兆駿妹妹馬毓芬致詞,她先感謝巫啟賢多年對哥哥的陪伴及支持,並回憶哥哥為多名藝人製作的作品等,以及感謝許多支持哥哥的人,及台下94歲的母親支持哥哥音樂夢,讓現場哭成一片淚海,但這段感言卻長達6分鐘,3人加起來8分鐘。有一位自稱在現場的網友於社群透露提詞機上都有致詞秒數提醒,得獎者感言限制在90秒,只有馬毓芬的致詞沒有秒數提醒,雖然不能將超時的錯怪在她們身上,但不少人也認為這8分鐘對於得獎人非常重要。許多網友也猜測因為這樣,尾聲幾項重要大獎,才會看起來匆匆結束。

▲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由已故馬兆駿獲獎,多年好友巫啟賢(如圖)上台為他獻獎,他的兩位女兒及妹妹馬毓芬上台致詞,但卻有自稱在現場的網友說,只有他的妹妹致詞時沒有秒數提醒。(圖/台視提供)
馬兆駿為華語樂壇做出偉大貢獻 創作近千首作品

馬兆駿是華語樂壇不可或缺的推手之一,身兼創作人、製作人與歌手等多重身份,一生共創作近千首作品、製作超過70張專輯。他與搭檔洪光達攜手創作〈木棉道〉、〈七月涼山〉、〈微風往事〉等作品,不僅旋律清新、詞意真摯,也記錄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成為校園民歌代表人物。他所奠定的風格影響深遠,直至今日仍被廣泛傳唱與致敬。

除創作外,馬兆駿也在音樂製作領域深耕,曾操刀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多位巨星的專輯,並推出個人專輯《我要的不多》,展現成熟穩健的音樂品味。進入21世紀後,他更致力於後進培育,擔任音樂評審與教學角色,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創作者,為華語音樂注入新血。

馬兆駿英年早逝 48歲因心梗過世

馬兆駿在2007年2月,因心肌梗塞驟逝,享年48歲,他一生共創作近千首作品、製作超過70張專輯,生命歷程與作品軌跡映照出華語流行音樂從純樸走向成熟的轉變。金曲獎早於第18屆曾頒發文化傳播獎章給予肯定,今年再度以「特別貢獻獎」追思與致敬,向這位定義時代的巨匠致上最深敬意。

  • 金曲獎
  • 特別貢獻獎
  • 馬兆駿
  • 致詞時間
  • 金曲獎超時


標題:不怪張清芳催人!金曲獎超時31分鐘原因曝 這段致詞佔8分鐘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