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繼上集介紹了Wade、Iverson等五位被釋出的傳奇後,本篇將聚焦在另五位球星的故事,包括近期震撼聯盟的Damian Lillard,以及曾經叱吒風雲的Vince Carter、Dennis Rodman等人。他們,有的帶著遺憾離場,有的則以灑脫回應挑戰,為職涯畫下不同色彩的句點。
6. Damian Lillard:生涯未完,卻先被釋出
2025年7月1日,密爾瓦基公鹿震撼聯盟,選擇使用NBA的延展條款(Stretch Provision),提前釋出年薪高達1億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4500萬元)的Lillard。這位9屆全明星、聯盟頂級射手雖正值34歲,卻因阿基裏斯腱傷勢與薪資結構問題,成為公鹿犧牲的對象。
球團用這筆空間換來Myles Turner,只為保Giannis心安。儘管如此,Lillard本季仍有場均24.9分的水準,許多球隊蠢蠢欲動,等待他傷癒後重返戰場。這或許是歷來最震撼的「釋出」,也是最具話題性的「重新啟程」。

2010年12月,Carter在鳳凰城太陽的合約僅72小時就被終止,原價1800萬美元(約新台幣5億8000萬元)的大合約,最終僅領得約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3000萬元),成為財務操作下的犧牲者。
當時33歲的Carter已從飛天爆扣轉型為角色型老將,太陽選擇避開豪華稅並釋出他。儘管不再是球隊主角,他仍踏實地效力於魔術、小牛、灰熊、國王與老鷹等隊,為球迷展現堅持與敬業的典範。
8. Reggie Miller:技術上未被釋出,精神上已被放下
Miller的「釋出」略有不同。2005年,溜馬球團為避開奢侈稅,利用當時新集體談判協議中的一次性特赦條款,將Miller合約從帳面上除名。儘管仍須支付61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9600萬元)的薪資,但這舉動讓球隊在財務上獲得喘息空間。
對一位終身效力單一球隊的球星來說,這雖不具羞辱性,卻也象徵一種正式切割。Miller選擇高風度退休,也讓這段歷史不帶遺憾。
9. Dennis Rodman:從「籃板王」到「麻煩製造者」
1999年4月,湖人終於無法再容忍Rodman的脫序行為。短短七週內,他因遲到、缺席練習、無故失聯等事件激怒球隊管理層,總教練Kurt Rambis甚至在練球時當面將他驅逐,最終球團決定直接釋出這位傳奇硬漢。
Rodman雖然依然有戰力,但他的場外問題與職業態度成為最終導火線。這段湖人短暫經歷,如今成為他生涯中的「黑歷史」之一。
10. Carlos Boozer:理性計算下的戰術犧牲品
2014年7月,芝加哥公牛選擇動用「特赦條款」,清除Boozer當時1680萬美元(約新台幣5億4300萬元)的年薪,目的是為了簽下Pau Gasol與新秀Nikola Mirotic。
雖然這筆特赦行動不影響Boozer實際收入,但仍讓這位曾入選全明星的硬派前鋒失去主戰位置。洛杉磯湖人迅速以低價將其撿回,成為陣中經驗老將。
論是因傷病、薪資結構,抑或球隊戰略轉向,這些被釋出的巨星都曾面臨殘酷現實。然而,他們在不同人生階段以堅持、智慧與韌性回應挑戰,證明「被釋出」不代表被淘汰,而是邁向下一章的起點。
- NBA
- Damian Lillard
- Vince Carter
- Reggie Miller
- Dennis Rodman
標題:NBA十大被釋出巨星(下)/ Lillard別難過!傳奇Miller也是受害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