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羅」Cristiano Ronaldo曾直言沙烏地阿拉伯聯賽已具備與法甲相近的競爭強度,並認為 MLS 是「養老聯盟」。另一邊,梅西(Lionel Messi)加盟貝克漢(David Beckham)經營的國際邁阿密,在MLS 2024賽季繳出22勝4和8敗、74分的亮眼成績,勇奪聯賽冠軍,也拿到2025世俱盃門票。儘管如此,面對巴黎聖日耳曼仍遭遇慘敗,雖然不能以一場比賽就作為評斷聯賽的依據,但是聯賽的商業模式的確影響到了賽場上的表現。

數據顯示,巴黎並非16強中壓迫最瘋狂的球隊,卻在「時機」與「節奏」拿捏得宜——就像西洋棋中的gain tempo:逼你走出偏離原計劃的一步。PSG的每一次傳球都經過精密設計;開局直接把球送到底線,再利用門球展開高位壓迫,讓國際邁阿密即便奪回球權,也難以讓Luis Suárez與梅西快速發動反擊,因為兩人發動進攻的位置距門過遠,給了巴黎人充分的時間把球搶回來。
巴黎在中場透過人數優勢持續逼搶,一旦邁阿密傳導出現瑕疵,立即懲罰。結果就像Benfica當年對切爾西的低位防守:Suárez與梅西速度已不復當年,又鮮少回防,導致邁阿密經常「九打十一」。下半場數據略有回升,其實是恩裏克主動放緩節奏,並非邁阿密掀起反攻。
事實上,16強中邁阿密是失去球權後回收時間最久(26.36秒,16強最低的國際米蘭才9.76秒,巴黎聖日耳曼12.44秒,足足多了一倍)、透過壓迫迫使對手失誤次數最少的球隊(32次,最多的切爾西達到58次,16支球隊平均次數為42.75),並非球員個人之過,而是整體結構使然。

Messi、Suárez、Jordi Alba 與 Sergio Busquets 這四位巴薩巨星雖拿下例行賽積分王(Supporters' Shield),卻在季後賽首輪不敵 Atlanta United——在美式體育文化裡,外界眼中的「真正冠軍」往往是最後奪得季後賽總冠軍者,去年的冠軍,是為LA Galaxy,而他們沒有參加本屆世俱杯。
MLS東西區前九即可晉級季後賽;一旦確定入圍,球隊便能提前為季後賽調整體能與戰術。洛杉磯銀河憑藉 Marco Reus 等老將奪冠,但本季排名竟跌至西區末段,而國際邁阿密目前僅列東區第六。由於MLS無升降級制度,墊底也不必擔心降級——這種「冠軍翌年墊底」的戲碼,在財力穩健的歐洲五大聯賽幾乎難以想像。
薪資結構決定比賽策略
自貝克漢進駐MLS以來,「指定球員制度」讓球隊可斥資簽下 2–3 位巨星,貧富差距卻也隨之擴大。例如梅西年薪約1200萬美元,而先發後衛Segovia只有30萬美元。當資金集中在前鋒,進球能帶來票房與話題,但防守端相對捉襟見肘;MLS內戰因此精彩刺激、高分頻出,可一到世俱盃這種高強度舞台,防守壓迫與整體性立刻見真章。
以本場為例:Busquets 步伐明顯跟不上,Suárez與梅西防守貢獻有限,其他隊友首次體驗到「歐洲冠軍的壓迫強度」,只能看著對手予取予求,第一次體驗就震撼教育,被血洗也就不足為奇。
商業與競技的取捨
一些鮮少接觸足球的或許不知道姆巴佩已離開PSG 一整季,甚至不清楚PSG剛摘下歐冠,但內馬爾、梅西、Ramos等球星的品牌效應,曾迅速推升巴黎的全球知名度。然而這仿效皇馬巨星雲集的銀河艦隊策略,並沒有帶來冠軍,反而是當時被球迷分享一段訓斥姆巴佩影片的恩裏克(Luis Enrique) ,以自由球員無轉會費下釋出姆巴佩 後,以「整體跑動+反搶」築起隊史首座歐冠。
其實PSG球星依舊,例如法國境內的球衣銷售冠軍登貝萊(Ousmane Dembélé),拋開過去在巴塞隆納認為傷病院長的標籤,重新又獲得全球球迷的愛戴,但他們背後卡達金援,資金遠勝國際邁阿密;而法甲其他球隊如昔日霸主裏昂,卻因財務問題瀕臨降級。相較之下,MLS整體競爭更平均、商業價值穩步提升,但要達成「世界前五聯賽」的目標,仍有漫長路要走。
在世俱盃的殘酷現實裡,MLS球隊受制於薪資結構與季後賽導向的運營模式,往往難以抵禦歐洲豪門的全面壓迫。輸球不是原罪—— 進攻巨星贏得票房收入,MLS 已經有三支球隊能夠參與本屆世俱盃,但如何在巨星光環與整體戰力之間找到平衡,是MLS想邁向原先世界前五大聯賽的目標下,必須解決的課題。

- 邁阿密國際
- 巴黎聖日耳曼
- 世俱盃
- 梅西
- C羅
- MLS養老聯盟
標題:徐有辰專欄/世俱盃:商業優先?戰力至上?邁阿密國際面對的現實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