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夏日消暑5大妙招 黃瓜、西瓜、薏仁助降溫抗疲勞

西瓜、蓮霧則具補水利尿作用;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熱想喫點「涼的」消暑嗎?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發文提醒,冰飲只能帶來短暫降溫效果,想真正消暑,應從飲食調理、代謝促進與生活習慣著手,讓身體具備自我降溫的能力。他分享「夏日消暑5大妙招」,可多喫黃瓜、絲瓜、西瓜、蓮霧、薏仁、綠豆等清熱退火食材,以消暑茶飲取代冰飲、按摩清熱穴位、調整作息、善用清熱中藥材。

近日氣溫持續飆高,不少民眾出現頭暈、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誤以為灌冰飲、喫冰品就能消暑。周宗翰提醒恐「更悶更不舒服」,並提出多項中藥養生祕訣,協助民眾擺脫暑熱、恢復精神。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清熱退火食材 內外兼顧

黃瓜、絲瓜可清熱補水,西瓜、蓮霧則具補水利尿作用;薏仁、綠豆能排濕消腫。周宗翰建議選擇「清涼但不過寒」的食材,以幫助排熱又不傷脾胃。

二、以消暑茶飲取代冰飲

荷葉茶清熱解暑並有助維持輕盈體態;薄荷水提神醒腦且不致過度冰寒;決明子茶則能清熱、順腸,特別適合便祕或火氣大的人。這些微溫茶飲比冰品更能促進體內降溫與代謝。

黃瓜、絲瓜可清熱補水,幫助排熱又不傷脾胃;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三、按摩清熱穴位 排出熱氣

建議按壓大椎穴、曲池穴及合谷穴,每次 3~5 分鐘,以感到痠脹為佳,並可配合熱敷以增強效果。此法有助於散熱、疏通氣血與緩解暑濕引起的頭痛。

四、調整作息 養成不怕熱體質

透過散步、瑜伽、太極等溫和運動促進排濕,並保持充足睡眠;穿著棉麻等透氣吸汗材質衣物,可避免濕氣悶在身上,減少中暑風險。

五、善用清熱中藥材

石膏可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金銀花適用於咽喉痛與感冒初期,蘆根則能清熱生津、緩解嘔吐。然而周宗翰強調,中藥材應由專業中醫師評估後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導致不適。

周宗翰提醒,真正的消暑是讓身體「內外通暢、能自主降溫」,而非依賴瞬間冰涼的感覺。他建議民眾可透過中醫體質評估,找到最適合的夏日養生策略,遠離暑熱、保持精神飽滿。




標題:夏日消暑5大妙招 黃瓜、西瓜、薏仁助降溫抗疲勞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