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田醫院骨科醫師楊超名指出,除先天性扁平足外,足內翻、足外翻多因長期姿勢不良或外傷導致。(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市6旬林阿嬤,過去30年來每天推著小推車到工業區門口賣早餐,卻因足踝畸形長期困擾,導致腳部疼痛、跛行,至光田醫院進行截骨矯正手術後,已能正常行走,目前已恢復經營早餐攤,為上班族帶來溫飽的一餐。
林阿嬤年輕時曾腳部受傷,但當時以為是扭傷,僅到診所打針、喫藥,未特別重視,隨著年齡增長,加上每日長時間行走、推車,足踝負荷加重、畸形狀況惡化,最終因難忍疼痛而影響工作及生活,才決定接受手術。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田醫院骨科醫師楊超名指出,足踝畸形可分為4期,第1期疼痛輕微、變形不明顯,多數患者不自覺;第2期開始出現結構異常,足踝略有腫脹,行走開始感覺不適;第3期骨頭已部分磨損約五成,足踝明顯腫大變形,可能出現跛行且疼痛加劇;第4期則是全骨頭磨損與嚴重變形,足踝明顯歪斜,甚至可見腳部外翻或內翻,行走功能嚴重受限。林阿嬤求診時已到末期,足踝嚴重變形、歪斜。
楊超名說,足踝畸形手術選項主流是截骨矯正術與關節融合術,外院曾建議林阿嬤進行關節融合術,但該術式活動度較受限,因此林阿嬤希望尋求其他治療方案,經評估後,安排截骨矯正術,此手術對患者維持長期關節功能有其優勢然而手術操作難度高,需純手工調整、將變形骨關節復位,以鋼板固定。
楊超名呼籲,民眾避免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或忽略任何足部不適,曾有足部受傷病史或長期需站立行走者,例如服務業、製造業及外勤人員,更建議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防止畸形惡化而影響生活。
。
。
標題:6旬嬤賣早餐30年足踝畸形 截骨矯正術恢復行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