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佳龍表示,歐洲是當代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的發源地,台灣則是在百年追求中,透過世代努力與犧牲,成功深化制度改革與民主轉型,讓民主成為台灣社會的核心基因。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中國、俄羅斯、北韓及伊朗相互呼應,尤其中國不僅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更對台灣虎視眈眈。因此為了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應與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夥伴關係,將民主價值與經濟科技緊密結合。
以總合外交推動台歐戰略
林佳龍指出,歐洲在科技、經貿及民主價值等領域均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早期投資來自歐洲,至今歐洲的原料與技術仍是台灣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歐洲對台投資更在 2024 年突破 734 億美元,超越美、日兩國總和,顯示雙方深厚的合作基礎。
林佳龍強調,外交部將善用台灣在「全球民主價值鏈」、「印太第一島鏈」及「非紅供應鏈」等「戰略三鏈」中的角色,推動對歐的「總合外交」策略,根據歐洲各區域的地理和發展特性,以建構「區域聯防」為目標,在價值、同盟與經濟領域深化合作。
在區域策略上,林佳龍說明,西歐的英、法、德等國是台歐關係的傳統軸心,英國更已與台灣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成為台歐首個制度化經貿架構。中東歐及波羅的海國家則與台灣同樣位於威權擴張前沿,與台灣在科技和經濟領域合作動能日益強勁,成為台歐關係的新興軸心,「中東歐韌性計畫」也即將邁入2.0並納入波蘭。
北歐五國加入北約後,與波羅的海三國形成民主防線;而南歐的義大利、梵蒂岡與巴爾幹半島新興民主國家,同樣具備深耕潛力。台灣將透過「雙軸心」策略,推動台歐合作的區域化與多層次戰略布局。
民主價值連結台歐
林佳龍強調,民主價值的高度連結是深化台歐關係的堅實基礎。近年來,歐洲多國高度警覺中國試圖將台海「內水化」及曲解聯大第2758號決議案的作為,英、法、德、荷等國與美、日、加、澳、紐等民主夥伴並持續派遣軍艦通過台海。台灣也將持續推動文化、宗教與青年交流,包括「歐洲台灣文化年」系列活動、獎學金計畫及直航拓點,深化民間互動。
同盟外交共守民主
在同盟合作方面,林佳龍指出,台海和平穩定已成為全球安全的共同議題,外交部亦將持續推動與歐洲國家及歐盟的戰略溝通。他特別提到,北約國家承諾提升國防支出、歐盟並推動「歐洲再武裝計畫」(ReArm Europe),台灣願與歐洲在國防產業、無人機、新興科技、網路與海纜安全、全社會防衛韌性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構築對抗威權的「民主之盾」。
值得信賴科技台灣
在經濟領域上,林佳龍表示,歐洲正推動「再工業化」及國安驅動的「去風險化」,台灣具備靈活的產業全球布局與高科技優勢,「值得信賴的科技台灣」(Trusted Technology Taiwan, 3T)將是歐洲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理想夥伴。外交部亦積極推動「榮邦計畫」,透過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可信賴網路、新能源等八大旗艦領域,深化台歐經貿合作。
林佳龍強調,台灣憑藉半導體、AI及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優勢,已足以成為影響全球局勢的「樞紐國家」(pivotal state),應把握歷史契機,定位為「新型中等強國」,不僅守護民主價值,更透過經濟與科技合作為世界創造加值。最後,林佳龍呼籲,提升台歐關係需要全社會支持,發揮總合外交「部部都是外交部、人人都是外交官」的精神,擴大對歐布局整體綜效,將「價值外交」轉化為「加值外交」,與歐洲攜手共築民主與繁榮的未來。
- 林佳龍
- 台歐關係
- 民主價值
- 歐洲
- 半導體
標題:回顧台歐民主!林佳龍:透過經濟科技合作加值夥伴關係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