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川普漲「H-1B簽證費」驚壞全球!旅美教授:政策很可能就會有轉變

美國總統川普在拋震撼彈!上週五,將要求企業每年為H-1B工作簽證支付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元),此舉震撼科技業。雖然後來白宮急忙澄清,新制費用不會影響現有簽證持有者或續簽者,僅適用新申請人,並且為「一次性」而非年費。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今(21)日指出,從行政令裡的語言來看,川普政府將此政策拿來作為「暫時封鎖+測試市場反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旅美教授翁履中在臉書上發文指出,川普政府的H-1B簽證新制相當倉促,讓美國社會陷入另一場困惑之中。雖然如何落實執行還要等時間來驗證,但依川普簽下的行政令文本來看,這次H-1B簽證改革更像是「帶時間限制的Beta版」。行政命令裡規定,30天後國務卿、勞工部、國土安全部和司法部就要向總統提出建議,評估是否延長;12個月後,如果沒有新的行政動作,這份命令就會失效。換句話說,這個命令充滿了「隨時可調整」的暗示,政治操作的空間不小。

翁履中分析,白宮宣稱的理由很清楚:H-1B計畫被濫用,低薪取代高薪,甚至成為外包公司的工具,壓低美國工資、打擊本土IT人才。行政令中引用了不少數據——例如外國STEM勞工二十年間增加一倍以上,H-1B工人佔IT類別超過65%,還有案例顯示美國公司裁掉本土員工、卻大批聘用H-1B勞工。這些數字確實能打動「美國優先」的支持者。

但翁履中認為問題在於,十萬美金的門檻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會不會導致高階人才卻步,轉往加拿大、歐洲或亞洲?從行政令裡的語言可以看出,川普政府把這個政策拿來作為「暫時封鎖+測試市場反應」。如果科技公司強力遊說、印度政府施壓、美國高教和研究單位反彈,這項命令其實有不小機會在一年內被調整甚至取消。

翁履中認為,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政策背後也反映出美國川普陣營內部,兩種力量的角力:一邊是堅持「白人勞工優先」的保守派,另一邊是依賴國際人才維持創新的科技產業派。這次明顯是保守派暫時勝出,說服了川普採取行動。但就像行政令寫的,30天後就會有一輪檢討,這代表川普和核心幕僚應該也很清楚:這個動作不是長期解方,而是政治姿態。

翁履中分析,短期內,確實會製造恐慌,讓外國人才懷疑美國還是不是值得投入心力的人生選項。長期來看,美國若真要保持科技領先,就必須找到平衡點:既能保護本土就業,又不至於讓人才流向競爭對手。否則,美國的優勢會因這樣的「政治短期勝利」而逐步流失。

翁履中認為,這不會是長期不變的政策,最快30天,最慢一年,政策很可能就會有轉變。不過,對川普而言,能用一紙行政命令,在最短時間內向支持者證明,他多努力把「美國夢」留給美國人,得失之間,大家撥弄的算盤,打法大不相同!


  • 川普
  • H-1B
  • 工作簽證
  • 科技業
  • 行政令


標題:川普漲「H-1B簽證費」驚壞全球!旅美教授:政策很可能就會有轉變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