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韓國恐重演金融危機?財經網美曝28年前關鍵:台灣人強的要命

 韓美貿易談判持續卡關,韓國總統李在明日前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韓國若再沒有保障措施的情況下,接受投資美國3500億元的要求,可能會重演1997金融危機的困境。財經網美胡採蘋表示,韓國的外匯存底在1997年被腰斬,無法支持李在明談下的經貿協議,最終恐得向美國借美元,而台灣外匯存底扛過金融戰、累積到6000億美元,台灣每一代人都強得要命,每一代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從來不是只有台積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採蘋在臉書粉專「Emmy追劇時間」表示,李在明說韓國若履行美韓協議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韓國可能重演1997年東亞金融風暴,「這其實是真的,他不是在亂講」。

胡採蘋解釋,因為韓國的外匯存底現在僅有4100億美元,若將3500億美元存到美國財政部指定的帳戶,韓國央行手上的美元只剩下六百億,一旦有什麼利率變動,外資要一起匯出,立刻就會發現美元不夠用,然後觸發恐慌性出逃,跟1997年金融風暴幾乎是一樣的劇本。

胡採蘋也分析,韓國當年跟台灣同屬亞洲四小龍,1996年韓國GDP是6100億美元,台灣則是2893億美元,台灣人口不到韓國的一半,GDP總額少是正常的,然而就在這樣GDP總額少的情況下,台灣在東亞金融風暴前的外匯存底是接近900億美元,但韓國只有360億美元。

「台灣的GDP總額比韓國少很多,但是外匯存底卻非常高」,胡採蘋續指,因此新台幣在1997年金融風暴中雖然也遭狙擊,很多台灣外銀交易員都跟索羅斯基金等外資大鱷對作過。當時我們的央行總裁許遠東帶領了台灣打退了幾度糾纏、不肯散去的金融大鱷,保住了我們的國民資產和外匯存底,而韓國的外匯存底在1998年底幾近腰斬,「也是因為台灣打贏了金融戰,我們的金融資產累積到現在,台灣的外匯存底不斷累積,到現在接近六千億美元。」

胡採蘋直言,儘管李在明精明幹練,在8月1日的關稅大限前壓線達標,硬是咬下了15%的關稅,但是李在明也有他的限制,那就是韓國的累積外匯存底並無法支持他打這場仗。最終,李在明需要美國聯準會給韓國外匯互換額度,相當於韓國向美國借美元,雖然要承擔利息成本,但不借就會讓自家產業被競爭國家瓜分。

胡採蘋也感慨說,台灣真的是一代一代人都非常強,四小龍時期抓住機會,創造經濟奇蹟,遇到危難時也有大將鎮守,後來科技業爆發,即使是遭遇中國崛起、資金西進、本國被掏空的困境,台灣人還是撐過了低谷,最後台商回台,半導體製造登頂,世界揚名。從來就不是什麼台灣只有台積電,台灣每一代人都強得要命,每一代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上一代人的累積,支持著下一代人再去打更難的仗,就像是一個很長的接力賽,我們也會做好,讓台灣更強大,因為這就是我們台灣人的基因。


  • 韓美貿易談判
  • 韓國
  • 李在明
  • 1997金融危機
  • 胡採蘋
  • 亞洲四小龍
  • 台灣
  • 外匯存底


標題:韓國恐重演金融危機?財經網美曝28年前關鍵:台灣人強的要命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