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醫院骨科醫師江福財表示,長短腳並非單純外觀問題,若差距超過3公分以上,長期下來恐導致膝關節退化等後遺症。(豐原醫院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台中市豐原區一名87歲黃姓老翁,年輕時左側股骨骨折,當時治療不佳,導致骨癒合不良並出現內翻變形,最初兩下肢僅有約 2 公分長度差距,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惡化,最後擴大至近7公分,長年深受長短腳與膝蓋疼痛所苦,不僅步態不穩,更引發腰部與下肢不適,經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骨科醫師江福財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成功改善症狀,重拾穩健步伐。
江福財指出,黃翁術前必須依靠鞋墊不斷加高來補償下肢長度差異,但仍難以正常行走,經常出現腰酸、下肢疼痛,更因長期負重不均導致左膝關節嚴重退化,疼痛加劇,無法久站或長時間行走,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大受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翁手術困難度在於要同時面對「陳舊性股骨骨折造成的骨骼變形」與「長達 7 公分的下肢長度差距」,因此,除了進行人工關節置換,還需進行精準的韌帶平衡,經輔以電腦導航與影像輔助技術,在修正骨骼角度的同時兼顧關節周圍韌帶平衡,避免造成膝關節不穩定,行動困難。
江福財表示,黃翁手術並未採用截骨矯正方式,而是單靠人工膝關節置換,直接解決患者最在意的長短腳問題,最終成功將雙腿長度差縮小至約 2.5 公分,大幅改善步態,術後患者無需輔具即可下牀行走,逐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術後必須持續進行肌力訓練與步態矯正,以確保關節穩定性,並定期回診追蹤,以獲得最佳治療成效。
黃姓老翁術後長短腿獲大幅改善(左為術前,右為術後)。(豐原醫院提供)
江福財強調,長短腳並非單純外觀問題,若差距超過3公分以上,長期下來恐導致膝關節退化、骨盆傾斜、脊椎側彎及下背痛等一系列後遺症,常見成因包括骨折後畸形癒合、髖關節發育不良與脊椎疾病等。
他提醒民眾,若發現鞋底磨損不對稱、走路一跛一跛或長期腰背疼痛,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方式包括從鞋墊補償、物理治療,到必要時的矯正手術皆有不同選擇,及早介入治療,才能避免進一步的關節退化與生活功能受限。
。
。
標題:7公分長短腳再見! 豐原87歲翁靠精準關節手術揮別跛腳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