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今年5月簽署《第68號決議》,明確提出要讓民營經濟在2030年前成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驅動力,並成為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的領頭羊。根據決議,越南希望在未來五年內擁有至少200萬家私營企業,並扶植20家能進入全球供應鏈的旗艦企業,讓民營經濟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55%至58%。
在政策號召下,Vingroup迅速響應,宣布競標連接河內與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鐵,強調要打造「百分之百越南製造」的鐵路系統。該公司提出的方案要求政府提供長達30年的零利率貸款,並負擔八成建設資金與土地徵收費用。這項提案立即引發越南央行與財政部關注,官方文件指出,Vingroup負債比例偏高,且在鐵路建設上毫無經驗,若無國家擔保恐危及金融穩定。財政部更直言,這樣的融資條件形同「國家補貼」,不僅風險極高,也可能拖累越南的主權信用評級。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早期其實曾鼓勵Vingroup參與高鐵投標,甚至討論沿線開發房地產的可能性,但在兩個月後政府突宣布河內將分階段禁售燃油電單車,使Vingroup旗下電動車品牌VinFast的銷售量隨即暴增,引發外界對政策與企業利益關係的疑慮。
信評機構惠譽分析師塔諾托指出,越南若過度依賴少數大型企業推動經濟成長,並透過這些企業輸送信貸,可能使銀行體系出現風險集中問題。不過,他也表示,如果監管得當,《第68號決議》有潛力改善資本配置效率,讓民營部門真正成為創新的驅動力量。
根據越南官方的說法,《第68號決議》不僅要壯大企業規模,也要求地方政府簡化行政程序、兩週內回覆企業申請,並推動民企與外資、國企協作,形塑「產業鏈聯動」的新模式。越南企業界普遍認為,這是效法韓國財閥發展經驗的重要一步。韓越企業協會榮譽主席洪善表示,越南正試圖打造屬於自己的「三星與現代」,以突破外資主導的經濟結構。
然而,也有專家警告,若政府缺乏透明監督與市場制衡,可能重蹈東南亞部分國家「政商共生、效率低落」的覆轍。經濟學者指出,越南此刻正站在關鍵十字路口,一邊是打造全球競爭力的機會,另一邊則是可能陷入權力與資本過度集中、民營經濟失衡的陷阱。
越南的民營經濟改革因此成為一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實驗。若能在鼓勵創新與嚴格監管之間取得平衡,越南或許能從「世界工廠的延伸」轉變為真正的亞洲新虎;但若失衡,則可能讓民企成為國家政策的附庸,重演財閥壟斷的老路。
- 越南
- 民營企業
- Vingroup
- 南北高鐵
- 財閥化
標題:越南押注民企當引擎!打造「越南版三星」卻陷財閥化與融資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