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腸道菌代謝物TMAO 早期損腎的幕後黑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

三甲胺氧化物(TMAO)是腸道菌把飲食中的卵磷脂與肉鹼代謝後產生的物質。動物實驗顯示TMAO能提高尿白蛋白/肌酸酐比(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UACR),是腎臟損傷早期的敏感指標;但在人類中TMAO與尿蛋白變化的長期關係仍不清楚。

發表於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25 Sep 25) 的研究,納入6,723名美國社區成年人,追蹤中位數15.7年,檢測血漿TMAO及相關代謝物(γ-丁酰甜菜鹼、crotonobetaine、肉鹼、膽鹼、甜菜鹼)與UACR變化。結果顯示,TMAO濃度最高分位與最低分位相比,發生新發增多白蛋白尿的風險提高(HR=1.41),嚴重白蛋白尿風險也升高(HR=1.73)。TMAO還與UACR上升速率加快相關(10年變化40.6% vs. 22.1%)。其他代謝物如crotonobetaine、γ-丁酰甜菜鹼與肉鹼也與UACR升高速率相關;膽鹼則與所有三項腎損傷指標均正相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大型長期追蹤顯示,TMAO及其相關腸道菌代謝物可能是腎臟早期損傷的新風險因子,也提醒我們飲食與腸道菌代謝對腎健康的重要性。平日多喫高纖蔬果、少喫紅肉、動物內臟與高卵磷脂食物,可減少TMAO生成;搭配規律生活、控制血壓血糖,有助於保護腎臟。未來若能針對TMAO途徑開發新療法,或調整腸道菌組成來降低TMAO代謝,將有望成為延緩蛋白尿與腎病變進展的新策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




標題:腸道菌代謝物TMAO 早期損腎的幕後黑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