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石門水庫每天供應北桃園的民生產業及農業用水,排放至桃園大圳供應各項用水前,會先經過電廠發電。近期缺電問題浮上檯面,外界質疑,中央疑為增加發電加大力道供水。北區水資源分署則澄清,水庫操作是以滿足用水需求為原則,發電是附帶效益,強調並無任何水源浪費。
近日水情喫緊,因應水情提醒亮綠燈,尤其石門水庫水位、蓄水雙降,引起竹科缺水焦慮,昨日北台灣下起及時雨,蓄水大進補,從蓄水量4980萬噸回升至5043.76萬噸,蓄水率也從24.3%增達24.57%,水位上升23公分。而截至今日早上6點,石門水庫蓄水量來到5059.01萬頓,蓄水率達到24.6%。
中央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吳瑞賢昨日受訪表示,石門水庫發完電的水會先留在後池,再往下送到石門大圳供應各類用水,基本上不會浪費,無須過度擔心。
不過吳瑞賢指出,政府直到乾旱發生後,才開始調度埤塘和河川水源,動作太晚,每年春耕時水庫的水也直接供灌「放好放滿」,每次都像在賭博,結果這幾年氣候變遷加劇,手氣越來越差,導致每年都在擔憂水情。吳瑞賢認為「水庫本來提供農業用水的部分,應該想辦法不要用。」,政府應設法將水庫的水留在水庫裡,再另外幫農民找水源,除提早調度河川用水,也應適度開放農民抽地下水灌溉。
吳瑞賢也直言地下水長期被汙名化,其實台北、台中等城市地下水位都太高,反而對土壤液化潛勢不利,中央大學也發現,桃園沿海地下水出流現象強勁,每年出流量多達1億公噸,相當半座石門水庫容量,這些水抽出來都不會有問題,儘管這些投資可能久久才用到一次,但發生問題時,得到的效益就是百倍。
吳瑞賢坦言,水庫的水若不作為農業用水,可能會引發反彈,農民要抽地下水可能也要額外付電費等成本,但為減少缺水風險,政府應對農民說明並好好補償,「農水署不可能出面處理這些事情,但政府高層要重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桃園、石門今再停灌一天引發質疑!專家:應替農民另找水源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5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