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雷德蒙德認為,這種迷思在某種程度上,是始於4個常見的邏輯謬誤,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潛移默化,讓詛咒的印象深植於美國人心中,這4種謬誤分別是:
1. 將相關性(correlation)與因果關係(causation)混淆:
比如,僅僅因為2個變數同時出現,就假設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像詛咒的支持者認為,1840年至1960年期間,每20年當選總統都在任上死亡,所以一定是前者(詛咒)導致了後者(死亡)。然而,相關性並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事實上,這種相關性可能只是偶然產生的。
2. 彩票謬誤(lottery fallacy):
彩券謬誤認為,相關性越趨於不可能,反而使背後的原因成為可能。像每20年當選的總統,死亡週期純屬偶然的可能性極低,但就是發生了。因此,詛咒的支持者得出結論,這個循環必定有原因,而詛咒就是最好的解釋。
3. 「採櫻桃」謬誤(又稱單方論證,Cherry picking):
意即辯證者引用一些看似能證實特定立場的個案或數據,而忽略可能與該立場矛盾的、其他類似案例的重要資訊或數據。
例如,詛咒的支持者通常很容易將亞伯拉罕·林肯(1860年當選)和富蘭克林·羅斯福(1940年當選)之死,當成詛咒應驗的例證,因為他們都是在以零結尾的年份當選的。然而,他們分別在1864年和1944年連任成功後才去世的事實卻常常被忽視,在這種情況下,還算符合「零尾數」的規則嗎?
又比如,第3任美國總統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和第5任美國總統詹姆士·門羅(James Monroe),也都是在尾數為零的年份當選的,分別是1800和1820,但他們都沒有死於任期上。試想如果他們的其中一個,也剛好是在任期內去世,那我們可能就會聽到不同版本的詛咒起源,像是「詛咒最初是如何降臨到傑弗遜身上,因為他曾在1803年唆使時任印地安納領地總督的威廉·亨利·哈裏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驅趕原住民過密西西比河」,又或者是「門羅應驗了詛咒,因他是泰晤士河戰役後,第一個登上總統寶座的人」。
4. 移動球門(Move the goalposts):
形容在比賽過程中,評分標準突然被不公平的改變,以使某一方可以獲得優勢。
在美國總統詛咒這個案例中,原先的應驗標準是:對象包含所有未來將當選的美國總統、詛咒是從哈裏森開始的、當選年份最尾數字為零者、於任期內去世。只不過,在1980年當選的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和2000年當選的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都「安全下莊」後,原本的標準顯然就不適用了,詛咒的支持者也被迫改變目標,並用各種藉口為詛咒的「保鮮期」做出解釋。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
關鍵字
- 美國總統
- 百年魔咒
- 科學驗證
標題:美國總統「百年魔咒」之科學論證!4種邏輯謬誤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