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黃肇祥攝)
智慧手機市場 AI 競爭愈演愈烈,各大品牌紛紛為手機導入生成式 AI 功能。然而,消費者可要留意,這些 AI 服務並非永久免費,無論是三星還是華碩,皆明確表示 AI 功能僅限時免費,未來可能需額外付費。
與過去的手機 App 或軟體功能不,由於目前手機本身運算能力侷限,生成式 AI 仍大量仰賴雲端伺服器協助,每用一次就會對手機品牌產生額外成本,也因此諸如 ChatGPT 等 AI 服務,通常都會限制免費會員對於高階模型的使用次數,以利控制運算成本。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機品牌也不例外!三星於 Galaxy S24、S25 所推出的 Galaxy AI 功能,只能免費提供使用至 2025 年底,華碩最新 Zenfone 12 Ultra 也有同樣的公告,表明 AI 功能只會免費至 2025 年底,後續將如何收費?兩大品牌都尚未揭曉相關細節。
至於 Google 旗下的 Pixel 手機雖然沒有類似的收費功能,但卻也早早推出 Google One AI 進階版方案,以每月 650 元的價格提供進階的 Gemini 模型以及整合 Google 應用程式的 AI 技術,使用範圍不單侷限於智慧手機,但也說明了 AI 不會是免費提供。
蘋果則是採取不同策略!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日前就證實,內部從來沒有規劃要向使用者收取 Apple Intelligence 的費用,認為生成式 AI 好比「多點觸控」一樣,更像是手機技術革新。如此方針,能否替蘋果在 AI 競爭之下獲得優勢?就有待後續觀察了。
手機如何運算生成式 AI?
想要在手機上執行生成式 AI 功能,一共有兩種方式。最常見的是透過雲端伺服器,不介於手機內部晶片運算,而是將資料透過網路傳送至伺服器裡,再交由企業雲端內的 AI 協助,這樣的好處是能採用最新的 AI 模型,並且擁有更強大的算力,但是會需要耗費額外的運算成本,且使用者必須連網才能啟用 AI 功能,來回運算也會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
手機當然也可以自己運算生成式 AI,可以直接透過內部的 NPU、語言模型進行運算,不需要網路連線就能立即啟用。近年高通也不斷強化處理效能,讓智慧手機的 AI 效能逐漸提高,只不過手機晶片終究有體積上的限制,能塞入的模型也有容量限制,在效能上就無法與雲端伺服器相比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為了 AI 買新手機注意了!這些新功能可能不是免費的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