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門子是一家專注於工業、基礎建設、交通和醫療的科技公司,2024年公司營業額高達759億歐元(約新台幣2.7兆元),淨收入則為90億歐元。至2024年9月底,西門子在全球擁有約312,000名員工。
張合翕表示,西門子作為工業4.0的推動者,針對製造業、建築物業、電網及軌道建設推動數位雙生,藉由結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以及實踐「以少達多」的策略,西門子不僅推動自身成長,更加速企業數位與淨零轉型,攜手全球領先企業,進一步拓展創新科技的影響力與應用範疇。
他提到,西門子2024年與SONY 、賓士深化在數位雙生的全球合作,並擴大與輝達及微軟在生成式AI的戰略聯盟,也協助德國默克(Merck)集團及海尼根於數位與淨零轉型上取得突破。
而在台灣方面,西門子去年協助在高雄建立大型智慧半導體解決方案基地;與鴻海集團聚焦優化電子、資訊及通信技術製造流程;以AI驅動精準度,協助廣達電腦將生產線提升。
而在電力方面,西門子運用智慧建築管理平台Desigo CC,協助南港展覽館1館打造綠色場館,預計可降低空調系統能耗35%,每年省約36萬度電;西門子攜手中興電工展開技術合作,促進台灣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永續發展,雙方結合中興電工的氫燃料電池與西門子的電力轉換科技。
西門子也與台電合作,針對花蓮玉裏變電所,採用創新的Blue GIS技術,杜絕使用六氟化硫(SF6)氣體作為電氣開關設備的絕緣介質,而該氣體對全球暖化的影響遠超過二氧化碳。
最後,張合翕也提到對台灣市場建議,其中希望在發展AI的同時,可以關注軟硬體發展平衡,實現虛實整合。
對於,台灣軟硬體發展平衡的想法,他受訪表示,AI及生成式AI對於科技創新帶來龐大成長,但這僅僅是發生在軟體領域,但如果可以透過虛實整合進一步影響到實體世界,這個潛力將更加龐大,舉例現在工具機已經可以根據零件磨損程度來調整,確保零件可以更長期使用、減少浪費,這就是AI與硬體攜手所產生的綜合效益。
關鍵字
- 德國
- 西門子
- 數位雙生
- AI
- 電網
標題:德商台灣西門子:透過「數位雙生」 切入台灣製造、電網及運輸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