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規定,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初步調查,如認定成立,則移請財政部進行傾銷「初步」及「最後」調查,其「最後」調查認定傾銷成立,再由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最後」調查,最終交由財政部決定是否課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將產業損害初步調查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後,財政部應於通知送達之翌日起70日內作成有無傾銷的初步認定,並決定是否臨時課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今日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會中就中鋼公司針對中國產製進口特定熱軋扁軋鋼品,以及台灣釀酒商協會對中國產製進口啤酒兩個傾銷案申請進行調查,最終認定2案均認定有合理跡象顯示國內產業遭受實質損害。
經濟部表示,有關特定熱軋扁軋鋼品案,本案調查資料涵蓋2021年至2024期間,中國熱軋鋼品進口量自2022年起逐年大幅增加,進口價格逐年下降,自2023年起已低於國產品價格且價差有擴大趨勢。
國產品為與之競爭不得不跟進減價,甚至在生產成本上漲時仍須降價因應,自2023年起已低於成本銷售,惟仍因降價幅度不及涉案傾銷貨物致流失客戶,即便我國需求成長時也不見改善,導致國產品內銷量逐年減少,市場佔有率持續下降,進而使我國產業之生產量、產能利用率、內銷營業利益、投資報酬率以及僱用員工數等重要經濟指標均呈現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中國產製啤酒進口量逐年增加,且進口價格均低於國產品內銷價格,造成低價競爭情事。涉案貨物挾其國際品牌優勢並透過產品打折、搭贈等降價競爭方式於我國推廣促銷,銷售量及市場佔有率均有成長。
2022年至2023年國內需求增加,國產品內銷量反而減少,市場佔有率降低;2024年國內需求下降,國產品為反映成本而調高售價,卻因大量低價涉案貨物之競爭,導致內銷量及市場佔有率大幅流失。國內產業產能利用率、營業利益、投資報酬率等重要產銷指標均呈現下降趨勢,顯示自中國傾銷進口之啤酒已對國內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有關產業損害初步調查報告公開版可於本年5月28日起至貿易署網站(網址:https://www.trade.gov.tw/)「經貿往來」/「我國採行之貿易救濟措施」/「案件調查」項下之「調查報告」下載。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鋼鐵
- 啤酒
- 中國
- 傾銷
- 反傾銷
標題:中國鋼品、啤酒反傾銷調查 經濟部:初步認定對台灣產業造成損害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