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益生菌喫了沒效? 營養師曝:缺「這一樣」好菌養不起來

林俐妤指出,但許多人會覺得益生菌喫了沒效,這是因為需要有膳食纖維(益生元)的搭配,才能真正增加腸道內的好菌。(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健康與腸道菌叢有密切的關係,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腸道菌叢失衡會造成許多文明病,像是肥胖、糖尿病及脂肪肝等。營養師林俐妤指出,但許多人會覺得益生菌喫了沒效,這是因為需要有膳食纖維(益生元)的搭配,才能真正增加腸道內的好菌。她解釋,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營養基質,經過發酵作用進一步繁殖,可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和腸道黏膜的完整。

腸道生態平衡 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林俐妤在好食課與上指出,人體的腸道是一個複雜生態系統,存在著多種微生物包括益生菌(共生菌)和病原菌,而腸道菌之間的平衡及多樣性就顯著影響我們的健康;健康的腸道生態除了是腸道好菌要多以外,最重要的是菌種更要多樣、多元,這有助於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俐妤進一步說明,腸道菌叢失衡不僅會造成腸胃道疾病,也會許多代謝性疾病,像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以及免疫系統相關疾病,甚至還會影響到大腦,造成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對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是需要積極面對的健康議題。

林俐妤進一步說明,腸道菌叢失衡不僅會造成腸胃道疾病,也會許多代謝性疾病,像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以及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圖取自freepik)

飲食 壓力 環境 藥物是破壞菌相的元兇

林俐妤指出,現代生活中有許多因素都會破壞我們的腸道菌相平衡,像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長期使用抗生素、慢性壓力、發炎,甚至環境污染等都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損害,而其中長期高糖、高油、高鹽、低纖的飲食是造成腸道菌叢失衡的主要原因。不健康的飲食型態會促使有害菌在腸道中繁殖,同時削弱有益菌的數量,也會破壞腸道黏膜屏障,使得細菌及過敏原容易進入體內,進而增加了多種疾病的風險。

益生菌搭配益生元發揮更大功效

林俐妤說明,益生菌是許多人為改善腸道健康而採取的措施之一,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單獨補充益生菌可能不足以實現發揮最佳效果,需要有膳食纖維(益生元)的搭配,才能真正增加腸道內的好菌。

林俐妤說明,研究證實,單獨補充益生菌可能不足以實現發揮最佳效果,需要有膳食纖維(益生元)的搭配,才能真正增加腸道內的好菌。(圖取自freepik)

益生菌可將益生元當作營養基質,經過發酵作用進一步繁殖,也產生許多代謝物,維持長期腸道菌叢的多樣性、腸道黏膜的完整,甚至代謝物也會進入人體影響血糖、血脂和建構許多腸道軸線。

林俐妤建議,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最重要的仍然是日常生活中多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麥等,並且配合健康的飲食型態才是維持腸道健康的不二法門。




標題:益生菌喫了沒效? 營養師曝:缺「這一樣」好菌養不起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