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導引脛神經、內側足底神經、外側足底神經注射。(照片提供/徐幼鈞)
文/徐幼鈞
黃小姐因車禍而造成脛骨下段骨折,再經手術鋼釘、鋼板固定後數月,以X光追蹤時,雖發現骨折已癒合完全,卻仍時時刻刻出現右腳踝內側麻痛,且會蔓延到整個腳底。
她常覺得腳底好像墊一層厚襪、無法順利穿鞋,足底的肌肉出現萎縮,腳趾也失去開合的能力,經診斷可能有脛神經壓迫的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術的疤痕組織 壓迫到脛神經
在復健科醫師的幫助下,以超音波檢查發現手術的疤痕組織壓迫著脛神經,使其腫大發炎,且內部神經束也有受損。鑒於受損程度嚴重,遂採超音波導引下自體血小板(PRP)注射(如圖)數次後,疼痛明顯得到改善,足底的感覺也逐漸敏感,可以順利穿鞋。她接續徒手運動治療來鍛鍊足底肌肉,促進神經與肌肉的連結,以期早日恢復腳趾彎曲功能。
恐影響到腳趾彎曲 腳底肌肉萎縮
脛神經會分枝成內側足底神經、外側足底神經,前者支配大腳趾到第4趾一半,而後者支配小趾和第4趾另一半,故能根據病患疼痛、麻、感覺遲鈍之範圍去分辨受損區域。
除感覺異常外,脛神經也支配腳趾彎曲、外展內收的動作,故可能合併有腳趾無法彎曲、腳底肌肉萎縮、與高足弓的表現。除外傷、手術疤痕組織壓迫神經之外,最常見的原因是踝關節過度外翻扭傷而產生。以上的原因都可以用超音波協助診斷脛神經是否有壓迫、發炎。
治療上可在超音波導引下,直接針對脛神經或內側足底神經、外側足底神經等分支個別治療。
使用的藥劑會依照神經受損的嚴重度而定,輕微壓迫、只有症狀而無明顯神經腫大,可以先採取低濃度葡萄糖水和維生素B12;若是中重度以上的傷害,合併無力與肌肉萎縮,且神經有明顯受損,則考慮直接使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
無論何種受損的程度,皆建議合併運動治療,維持腳踝活動度、減少水腫,增加足底感覺回饋,刺激足底肌肉收縮,才有機會讓病患重拾腳趾靈活。
(作者為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
。
。
標題:小腿骨折癒合 脛神經壓迫痛到腳底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