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中暑不是烈日害的? 中醫以「可樂」喻內爆型中暑

中醫師以「可樂」為喻,說明內爆型中暑;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季天氣炎熱,中暑狀況頻頻。鍼還中醫診所中醫師蕭家駒指出,中暑分為外在的熱衰竭內在的都會型中暑,前者很常見,後者他以「可樂」為喻,人體好比可樂瓶,平時腸胃不好、不易流汗、倦怠乏力的人,脾胃較虛,瓶蓋容易鬆,當碰到夏至這種天地搖晃的季節時,就像在搖晃可樂瓶,瓶蓋會爆開,此時,陽氣便會從體內衝出去,形成中暑。

熱中暑vs都會型中暑

蕭家駒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2種中暑現象,比方說在大太陽底下站太久或活動後頭暈、嘔吐,是「外在」高溫造成的中暑,西醫稱「熱衰竭」,透過補水、休息就能恢復。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有時候是根本沒曬太陽,卻還是中暑,明明待在冷氣房,卻頭悶、倦怠、想吐、甚至發燒。蕭家駒稱這種情況為內爆的「都會型中暑」,此時不是熱跑進身體,而是體內的氣體爆發了。

中醫師指出,有時待在冷氣房,卻還是頭悶、想吐、甚至發燒,這就是都會型中暑;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脾胃虛留不住氣 更容易中暑

他以1罐可樂為喻,說明人會中暑的真正原因:當我們手上的可樂,被猛烈地搖了一通,這時打開瓶蓋,氣泡就會衝出來,整瓶炸開。人體也是這樣:

●可樂裡的「氣」=體內的陽氣和熱氣。

●可樂本身的液體=體內的水液,平常把氣包住。

●瓶蓋=脾胃功能,負責把這些氣穩穩地鎖在體內。

他接著說明,當節氣到了芒種、夏至這些「天地搖晃的季節」,外在環境就像在搖動身體這個可樂瓶。脾胃健壯的人,瓶蓋鎖得緊,就不會爆開;脾胃虛弱的人,瓶蓋一鬆,陽氣就會從體內衝出去,這,就是中暑。如果常常有以下3種情況,很可能就是「內爆型中暑」體質:

●腸胃不好:喫涼的就拉肚子,喫多就腹脹。

●不容易流汗:不管多熱汗都不多,甚至流完汗更累。

●倦怠乏力、少氣懶言:提不起勁、懶得說話、精神差。

蕭家駒說,這些人即使沒有曬太陽,但只要遇到節氣劇變、冷氣溫差、氣壓改變,就可能中暑,問題不是氣跑進來,而是氣守不住。如果這時候又去刮痧、喝青草茶祛暑,把氣放出去,那麼身體只會越來越虛,腸胃越來越差,瓶蓋越來越鬆,然後更容易中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變成「刮痧專業戶」,刮完舒服1天,過幾天又來,惡性循環。

收、補2招 抗內爆型中暑

蕭家駒分享,面對內爆型中暑,真正對的做法不是清暑,而是透過2步驟的「收」和「補」解決根本:

●用酸味來「收氣」:當氣從瓶中噴出,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繼續把氣放掉,而是把它收回來。中醫認為,酸味能收斂浮散的氣機,就像是在瓶口先加1層封膜,讓它別再漏。這時可以喝點烏梅汁,或是喫烏梅山楂洛神花等帶點酸的天然食品。酸味收氣,就是第1步的止損。

●用甘味來「補氣、鎖蓋子」:當氣收回來了,還要補脾固氣,將瓶子重新蓋緊。這時候,就要靠「甘味藥」了。他推薦「清暑益氣湯」,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補氣固表,再搭配麥門冬、五味子的酸甘組合,形成「酸收+甘補」的雙保險。

中醫師分享,喫酸味能收氣,如洛神花、烏梅、山楂等;而喫甘味則有助於補氣,如清暑益氣湯。(資料照)




標題:中暑不是烈日害的? 中醫以「可樂」喻內爆型中暑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