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課指出,可以間隔1.5至2小時就喝一次少量水,避免一次喝大量水造成身體不適;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常常以「渴不渴」當作喝水標準,但口渴時已經屬於輕微脫水,到底脫水症狀有哪些?各年齡每天應該要攝取多少水分,多久喝一次水,一次要喝多少呢?好食課於與指出,可以間隔1.5至2小時就喝一次少量水,避免一次喝大量水造成身體不適;也整理了各族群一天需要的喝水量,供民眾參考。
脫水症狀有哪些
好食課表示,平常時候不太容易脫水,但夏天持續曬太陽或運動時,因為水分大量流失就會有缺水的危險!我們千萬不要忽略口渴的感覺,要適度補充水分避免危害!以下是脫水時會出現的症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輕度脫水
水分流失1-2%:食慾變差、感到口渴、身體稍微不適,這時候還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對於正在運動的族群而言也尚未有危害,因為人體本來就會有水分的調節系統,但對於某些比較敏感的人來說,會有食慾變差,稍稍不適的狀況。
中度脫水
水分流失3-4%:強烈口渴的感覺,伴隨肌肉收縮及耐力下降,此時流失水分達到3%,代表血液量減少,攜氧量也會不足,導致心跳快速上升,會讓人變喘變累,如果是正在運動的人,就會感到運動不適。
重度脫水
水分流失5-6%,伴隨動作遲緩、噁心嘔吐症狀屬於嚴重脫水狀態,可能還沒有出現意識不清症狀,但大部分的人都會出現頭痛、噁心想吐的症狀,並且動作會變得遲緩,心情也容易暴躁。這個時間就算補充水分,也沒辦法很快恢復,對身體已經造成不少的傷害。
極重度脫水
水分流失10-12%,身體十分虛弱,伴隨心臟耐受力下降,此時已經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若持續流失20%以上的時候,就已經回天乏術。
各族群一天要喝多少水
好食課分享各族群一天需要喝多少水。
好食客指出,成年人(含青少年及銀髮族)每天的喝水量應為,體重(公斤)x 30-35 ml(以50公斤女性為例:1,500 ml);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嬰兒(6個月-1歲):有喫副食品狀況,最多不超過體重(公斤)x 30 ml(以7公斤嬰兒為例:210 ml)。
●幼兒(1歲以上,10公斤以下):體重(公斤)x 100 ml (以9公斤幼兒為例:900 ml)。
●幼兒(1歲以上,10公斤以上):(體重-10)x 50 + 1,000 ml(以16公斤幼兒為例:1,300 ml)。
●學童(7-12歲20公斤以上):體重(公斤)x 50-60 ml(以25公斤兒童為例:1,375 ml)。
●成年人(含青少年及銀髮族):體重(公斤)x 30-35 ml(以50公斤女性為例:1,500 ml)。
好食課說明,由於開始口渴時已經算是輕微脫水狀態,建議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可以間隔1.5至2小時就喝一次少量水,也可以避免一次喝大量水造成身體不適。另外,在晚上睡眠時沒有水分攝入,但持續處在喪失水份的狀態,所以建議早上起來時建議可以喝些水,恢復水份含量。
好食課補充,如果以1.5至2小時喝水一次的話,每次可以飲用200毫升左右的水分,大約是一般馬克杯的7分滿左右。長者由於口渴敏感度下降、身體保水量降低、服用利尿劑、部分降血壓藥物等藥物,所以容易有脫水的狀況出現!因此,照顧者務必提醒長輩要定時定量的喝水,或是多喫含水量較高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湯、粥等)來補充水分。
。
。
標題:口渴才喝水恐太晚! 營養師揭脫水症狀與各族群補水方式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