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新曝光的專利顯示,似乎正在開發自研影像感測器。(圖/路透社)
蘋果iPhone相機的影像感測器向來依賴Sony,近來盛傳,蘋果有意和三星合作,以分散供應鏈風險。不過,一項最新曝光的專利顯示,蘋果可能也正在開發自研的次世代影像感測器。
專業影像媒體Y.M.Cinema Magazine發現蘋果一項名為「具備高動態範圍與低雜訊的堆疊像素影像感測器(Image Sensor With Stacked Pixels Having High Dynamic Range And Low Noise)」的新專利。文件中提到的「堆疊式影像感測器」架構,具備高達20檔的動態範圍,不僅超越目前市面的高階電影攝影機,如ARRI ALEXA 35,甚至接近人眼的感知極限。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態範圍是衡量相機捕捉亮暗細節能力的重要指標,單位為「檔(stop)」。每增加一檔,表示相機可處理的光線強度增加一倍或減半。舉例來說,20檔動態範圍代表相機能在同一畫面中同時保留從最亮到最暗的細節,對比度為1,048,576:1,幾乎不會出現過曝或死黑的情況。
蘋果專利顯示,可讓影像感測器具備逼近人眼的即時動態範圍。(圖/彭博社)
雖然蘋果從未公開iPhone 16 Pro Max影像感測器的動態範圍,但根據CineD網站對iPhone 15 Pro Max主鏡頭的實測,其動態範圍約落在11~13檔之間。相比之下,人眼的即時動態範圍約在10~14檔,經過瞳孔和視網膜調整後可達20~30檔。
根據專利顯示,蘋果這款影像感測器採堆疊式雙層設計,儘管並非業界首創,Sony也採用了類似技術,但蘋果加入兩項新技術。LOFIC(橫向溢出積分電容)技術,讓每個像素可根據場景亮度儲存三種不同電荷,進一步強化亮暗細節。此外,每個像素內建電流記憶電路,可即時偵測並消除雜訊,讓畫面更乾淨,而蘋果使用的3顆電晶體(3T)設計,比常見的4顆電晶體(4T)結構更簡單、省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和蘋果過去眾多專利一樣,這項技術是否會實際導入產品仍屬未知,就算採用也可能要等到未來某一代iPhone才會實現。即便如此,這仍顯示蘋果積極投入影像感測技術研發,若有朝一日成功量產,iPhone的拍攝實力或許真能媲美Sony、Canon等專業相機的水準。
標題:不靠Sony了?蘋果影像感測器專利曝光、iPhone將直逼電影機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