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8歲童染「噬肉菌」住加護!醫示警個案增:社區已有流行

暑假來臨,第一線臨牀醫師觀察,有「食人菌(嗜肉菌)」,也就是A型鏈球菌患者變多。醫師提到,院內收治一位重症的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8歲學童發病後演變為「毒性休克症候群」,提醒民眾社區內有A型鏈球菌流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專家邱政洵受訪時提到,近日A型鏈球菌的個案相當多,也因其感染後出現咽喉炎、猩紅熱等輕症症狀,醫師說,一個門診就會遇到2、3位猩紅熱患者。

邱政洵說,感染通常發生在國小到高中的學童及青少年較多,傳播方式以飛沫、親密接觸為主,一般而言微輕度感染,較明顯症狀為發燒、喉嚨痛等。醫師提醒,若合併皮膚出疹、草莓舌等,可能就要留意猩紅熱。

邱政洵分享,一名年約8、9歲的個案出現發燒症狀,一開始也有肌肉痠痛,但不到2天,就出現血壓下降、全身出疹,演變為毒性休克症候群,送至加護病房搶救、尚在住院中。

邱政洵指出,A型鏈球菌依菌體表面的M蛋白,分成多種型別,台灣過去流行的多為M12型引發較輕微感染。其中,以M1型重症風險較高,像是「M1 UK」的菌株因毒性較強,容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及毒性休克症候群,國外就曾造成嚴重感染案例。

邱政洵表示,猩紅熱過去常出現在春夏交際,而今年進入夏天病例仍不減,流行狀況與過去不同。醫師提醒,暑假小朋友密集活動較多,要留意接觸傳播,除了A型鏈球菌外,新冠病毒、腺病毒等疫情,應落實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

  • 食人菌
  • A型鏈球菌
  • 毒性休克症候群
  • 親密接觸
  • 猩紅熱
  • 邱政洵


標題:8歲童染「噬肉菌」住加護!醫示警個案增:社區已有流行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