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盛夏「鎖」活力、「管」健康! 漁業署揭挑鎖管撇步

漁業署分享,選購鎖管時,最好挑8公分以上的小卷,以利海洋漁業永續利用。(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透抽、小卷是我們經常聽到、喫到的海鮮,它們有個統稱名為「鎖管」!漁業署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鎖管依體型又分為咪卷、小卷、中卷、透抽、砲管;食用上,最好挑選8公分以上的小卷,像咪卷體型就過小(約7公分),不建議食用。

漁業署介紹,鎖管,擁有8隻腕和2隻觸腕,身體呈圓筒型,眼睛上覆有透明膜,體內有薄薄的透明內殼,在販售上會依外套膜長的體型大小,分為咪卷、小卷、中卷、透抽、砲管。其中,咪卷體型太小、尚未成熟,不建議食用,選購時最好挑8公分以上的小卷,以利海洋漁業永續利用。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業署表示,鎖管依外套膜長的體型大小,分為咪卷、小卷、中卷、透抽、炮管。(圖取自漁業署臉書)

鎖管營養小百科 富含B12及鋅

指出,頭足類生物所含的膽固醇是不會造成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負擔的「固醇類」,食用時只要去除內臟,它就是擁有高蛋白、低脂、低熱量,富含大量維生素B12及鋅、EPA及DHA,能幫忙維持滿滿活力的美食,最適合夏季喜愛清爽海味的民眾享用。

漁業署分享,每100公克鎖管的營養價值:熱量約72大卡、脂肪0.4公克、蛋白質16公克、鋅1.7毫克、B12有4.22微克。

漁業署指出,鎖管是低脂、低熱量且高蛋白的海味,每100公克熱量約72大卡、脂肪0.4公克、蛋白質16公克。(資料照)

鎖管捕撈重點 東北、澎湖漁獲量最鉅

漁業署表示,每年的3-10月是臺灣沿近海鎖管的棒受網漁期,漁場主要分布在台灣東北部及澎湖週邊海域。船隻會利用鎖管的趨光性,使用集魚燈引導鎖管魚群集中捕撈。這也使臺灣東北及澎湖等海域擁有最著名的燈火漁業。

鎖管有日週垂直洄遊的特性,每年在春季(3-5月)與秋季(9-11月)共2個產卵期,比起其他海鮮,生命週期短且成長快速,在食物鏈中屬中低階的海鮮,只要管理得宜,就是值得推廣的永續海鮮。




標題:盛夏「鎖」活力、「管」健康! 漁業署揭挑鎖管撇步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