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自2006年起,與台裔加拿大籍王愈超博士密切合作,致力於「重要棲息環境」、「永續漁法」、「離岸風機」、「水下噪音」等與白海豚相關議題之研究與保育,並提供建設性意見予我國政府及NGO團體。王博士在鯨豚研究領域受到國際組織肯定。

2008年在王愈超研究團隊的努力下,白海豚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簡稱IUCN)列入瀕危物種。儘管如此,保育白海豚行動不夠積極,讓白海豚數量逐年下降。今年夏天,王愈超團隊出海調查發現,目前數量僅剩45-50隻左右,他觀察發現,有許多離岸風電工程在海上進行,也是影響白海豚生存的原因之一。
「台灣西部沿岸主要地帶幾乎都被重工業化了!」王愈超指出,除了離岸風電打樁、鋪設纜線等工程,台中火力發電廠正在增設2座天然氣塔(第五座天然接收站),準備轉型使用LNG(液化天然氣),未來會有更多船舶進出,製造更多水下噪音導致白海豚需要繞遠路,恐影響其棲地。
他過去提出期刊探討綠能並提出質疑,當開發完全忽視瀕危野生動物時,這樣的所謂「綠能」,還能稱為「綠能」嗎?
面對白海豚險惡的環境,不能只有悲觀,王愈超提出「三贏方案」,就是產業、綠能企業可以一起出錢,讓政府也參與,讓漁民不要因此受罰,而是合理地獲得補償。綠能企業就好比購買「白海豚碳權」,透過補償漁民來減少對白海豚的間接衝擊。因為他們不是直接殺死牠們,但這些行為正在慢慢地讓牠們走向滅絕。
文魯彬表示,從2005年創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後,全心投入環境議題。他在2005 年任命為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EIA)的委員,任期2年。在任期的第2年,一些重大案件開始進入審查,包括麥寮國光石化案、台塑的鋼鐵廠案(也就是台塑規劃在離岸工業區旁邊要蓋的鋼鐵廠)、六輕等其他重大開發案。

文魯彬提出請願後,政府過了半年才開始回應。當時白海豚剛被 IUCN正式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文魯彬再度向時任農委會抗議,因為政府遲遲沒有行動。「之後,他們終於召開第一次跨部門會議,邀集各個部會與 NGO一起來討論,如何因應保育白海豚的各項作為。」文魯彬回憶說。
文魯彬指出,過去曾經針對一件離岸風電案,對環保署(現為環境部)提出訴訟。一開始,環境部主張我們沒有「當事人適格」,認為我們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係,無權提出訴訟。但最後法院接受我們「當事人資格性」,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先進的判決,等於法院首次承認,環團可透過訴訟替白海豚發聲,算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 白海豚
- 瀕危物種
-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海洋保育署
- 水下噪音
- 離岸風電
- 棲地保護
- 環境影響
- 綠能影響
- 生態保育
標題:白海豚僅剩50隻 國際學者籲:不積極保育5年內恐滅絕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