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陳志偉說明,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術可減少滑移風險,並提高手術成功率。(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63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曾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及傳統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但近期又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痛就醫,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出現新的椎間盤嚴重突出情形,壓迫神經,導致症狀惡化。經微創手術切除腰椎第5節至薦椎第1節椎間盤,解決神經壓迫的病竈,並置放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不需拆除原有金屬桿與骨釘,術後3日即能下牀自行行走,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教授指出,因激烈扭轉而造成椎間盤破裂,大多發生在20至30歲的年輕人,因關節退化而導致的椎間盤突出,則多發生在50至60歲,絕大多數的椎間盤突出可靠藥物治療及復健,僅5%需要動手術治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志偉指出,林先生若採取傳統椎體間融合器手術,必須重新打開舊傷口,拆除原有金屬桿與骨釘,處理完新的椎間盤問題後,再重新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工程浩大還會增加感染、出血與麻醉風險。「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具備角度與高度撐開、穩固貼合椎體等功能,讓脊椎融合更精準,降低滑移風險,不用拆除舊骨釘及金屬桿,減少手術時間、縮小傷口範圍與降低併發症,適合複雜病例與高齡病人,自費約17萬元。
陳志偉提醒,椎間盤退化每個人都會發生,長期姿勢不良,也會導致椎間盤突出,平時除了避免彎腰搬重物,注意維持正確姿勢,也可適度吊單槓或蛙式遊泳。如果有腰部酸麻痛延伸至腳,表示神經遭到壓迫,盡速就醫。
「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具備角度與高度撐開、穩固貼合椎體等功能,讓脊椎融合更精準。圖為不同材質的椎體間融合器。(記者劉婉君攝)
63歲男子透過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手術,免拆除舊骨釘及金屬桿。(記者劉婉君攝)
。
。
標題:6旬男腰超痛!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術 減滑移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