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界台灣之光─王建民16日被球迷攔截拍照(左圖,羅啟強提供),照片流出被指為像「納豆」,但醫師認為,不染不燙髮型對建仔最好。(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他不是「納豆」更不是「陳奕迅」,你沒有看錯,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棒球界台灣之光─王建民。據了解,日前與兒子作夥「變髮」換上新造型,但這張與球迷合影的髮型可能非建仔本意,猜測是他匆匆外出又被球迷攔截要求合影時,向來親民的他在燙染後未梳理的原型捲毛樣重現,被球迷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即引來關注。
不過,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指出,他根據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36年的研究顯示還是奉勸愛「變髮」的民眾,要特別留意染髮劑,頻繁使用,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至於市售髮型定型劑,消基會呼籲要注意成分,以免過度使用也易染病。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認為,過度染燙髮,以下是幾個常見的風險:
●頭髮受損:
染髮劑和燙髮劑會讓頭髮變得乾枯、脆弱,可能引發頭皮屑或脫髮。長期使用可能損害毛囊,導致頭髮越來越細,甚至掉光。研究顯示,每月染髮者「髮絲強度」降低達40%。
●皮膚過敏:
有些人在染髮或燙髮後,頭皮會紅腫、發癢,甚至起水泡。這是因為產品中的化學成分(尤其是PPD)刺激了皮膚。
●肝臟負擔:
染髮劑裡的化學物質(例如苯類化合物)可能透過頭皮進入血液,長期累積可能損害肝功能。
●重金屬中毒:
有些劣質染髮劑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長期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癌症風險增加:
研究發現,頻繁染髮可能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皮膚癌、乳腺癌、卵巢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黃軒也提到,染髮產品中可能同時使用PPD與硼酸,但各自扮演不同角色,PPD:作為染料前驅物;硼酸:作為產品穩定劑或防腐劑。他對於有些傳言說硼酸能緩解PPD過敏,指出缺乏科學證據支持。
若是民眾對PPD過敏,應完全避免使用含PPD的產品,而非依賴硼酸來中和反應。衛福部可望在明年7月,開始對染髮劑限制加嚴!
衛福部表示,燙髮是使用燙髮劑將毛鱗片打開,使其改變結構,而染髮是使用染髮劑達到氧化作用,讓頭髮變色。不建議同時進行染燙髮,燙髮劑及染髮劑頻繁接觸頭皮,可能造成皮膚過度刺激,變成接觸性皮膚炎,更可能導致髮質受損、容易斷裂。食藥署更提醒,若民眾同時有染髮及燙髮需求,建議間隔一星期,頭皮如果有泛紅或搔癢的症狀,先詢問皮膚科醫師,再進行變髮。
建仔的新髮型受到關注,醫師反而覺得「天然」不燙、不染、不塗抹髮型定型劑為妙。若大家都愛建仔的新髮型,為了他的健康著想,還是「天然」尚好,少染燙為妙!
。
。
標題:王建民變髮成納豆? 醫囑別常染燙天然尚好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