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名家論壇》楊威利/史上最長漢光演習

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定面對現實,陸軍成主角。
※後備與陸軍角色。

新聞

史上最長漢光演習於7月9到18日陸續展開,過往漢光演習只有5天,本次延長一倍時間達到10天9夜,確實為最長。

※想定面對現實,陸軍成主角

依照6月底國防部記者會所公布的資訊,這次演習分為三階段的敵我兩方攻防。7月9到12日為第一階段,敵方發動灰色地帶襲擾以及針對性軍演,我方應對為灰色地帶處置、立即戰備部署與防衛動員。7月13日(日)為聯合火力打擊、登陸作戰;應對方式為聯合反登陸作戰、整體防空作戰與遠距離打擊。7月14到18日為島上作戰、縱深作戰,應對方式為濱海作戰、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

承平來說這份演習進程寫得相當不錯,可以讓所有單位都「動」起來,第一階段可以讓海巡、民防與後備動員;第二階段就是海空軍與飛彈部隊。敵軍登陸後就是陸軍重頭戲,幾乎所有各作戰區、各單位都能露臉。9到12日的想定基本上來說是台灣的日常,正規軍並未大規模涉入,13日為海空軍大反擊的階段,必須注意海空軍機艦奮戰結果會有贏有輸,不幸的是由於兩岸軍費差距過大,海空軍機艦達成制空、制海、反登陸的契機相當渺茫,國軍的戰略指導上,這些字眼也悄悄不見-面對現實是好事。

這邊必須說明的是,海空軍機艦很可能在開戰初期就消耗殆盡,先前耗費那樣多的軍費打造的機艦就此灰飛煙滅,這其實是海空軍特性,殲滅敵軍有生戰力,是鋼鐵機械的消耗戰,投入資金越多的一方勝出。在此情況下,各類以小博大或是不對稱戰術、戰法因應而生,無人機、無人艇、岸基飛彈車等等都是可以投資的方向。

敵軍登陸了怎麼辦?陸軍與後備兵力上,14到18日島上作戰就是這個用意。軍方不介入政治只負責作戰,最壞想定下也包含著後續的縱深作戰階段,當然這會引起很多口水,包含要陸軍退到中央山脈去狙擊等等的言論,不過這交給晚間政論節目名嘴去處理就好。

※後備與陸軍角色

敵軍上岸怎麼辦?打,用誰打?陸軍與後備兵力。本次漢光41號演習另一個特點是後備教召人數突破2萬,同時206旅是以全旅動員方式教召,一起投入漢光演習運用,這是過往比較少見的。

陸軍各主戰單位包含步戰砲與陸航,在網路發達的現在大眾已經習慣軍車,甚至是自走砲、戰車橫貫各省鄉道,這是由於陸軍籌建軍費較海空軍少,訓練期間較海空軍短,但操作武器人數卻很多的特性。陸軍人數眾多還有一個好處-見警率的比擬,宵小在看到警車與警察巡邏密集後會減少犯案動機,同樣的民眾看到穿軍服的軍人到處駐紮也會比較安心,當然也有部隊駐紮會將戰火帶來我家想法的民眾。

戰甲部隊承平時期都有兵營駐地,一旦有警就會開到野外屯駐,要部隊餐風露宿、搭帳棚、野炊都不是問題,不過這種空曠地帶駐紮的方式剛好也是敵火攻擊的目標,因此整個漢光演習期間,大眾會發現有些宮廟、工廠、社區活動中心、學校等會住滿了軍人。

軍隊駐紮在學校、宮廟會引起名嘴的批判,例如將戰火延伸到學校等等,必須正本清源的說,一旦有警學校學童與宮廟信徒早已撤離,這些建築物其實是天然的防禦工事,至少防範無人機上會比空曠地來得強。這些道理其實軍方都知道,但長期在不能侵犯民宅、損害人民財產的前提下會形成一種禁忌。承平時期軍方租借宮廟、學校等等都有行文與付費租賃。

後備部隊召集人數眾多,光是206旅的召集兵員就散布在林口、龜山、蘆竹附近的宮廟、學校,其實從軍方官媒(軍聞社、青年日報等)報導,也可得知中部另有101旅、南部173與203旅也參與漢光演習。這些召員也都進駐附近的宮廟。

▲漢光41演習206旅首度全旅動員,召員實施T74排用機槍射擊。(圖/軍聞社提供)
透過媒體報導大眾知道後備兵員的報到、編成、專長複訓、臨戰訓練、城鎮作戰甚至CQB限制空間戰鬥等等技巧,這些戰技確實能增加民眾對軍隊的信心,但大眾更想想知道後備兵員的輸具(軍卡、徵用車輛)、通訊與反甲兵器的概況,現階段無人機橫行戰場,民眾也很想知道後備兵員怎樣應付無人機。

總的來說,漢光41號演習將最後五天設定為島上與縱深作戰,這可能會惹惱部分人士,但海空軍作戰比的就是數量與素質優勢,海空軍趨於頹勢後自然陸軍與後備上陣,漢光演習演到了41號才讓大眾知曉陸軍的重要性,這會比M1A2T戰車直播射擊要來得有意義。

  • 漢光演習
  • 名家論壇
  • 楊威利
  • 陸軍


標題:名家論壇》楊威利/史上最長漢光演習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