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宣布與日本達成共識,不僅僅日本將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的投資,日本也會開放美國車、稻米、農產品等進口,並且日本將會承擔輸往美國產品的15%關稅,較先前公布的25%調降10個百分點。
迄今為止,台灣對等關稅仍維持在4月所公布32%關稅,即便我國政府稱有機會可以爭取到比日本、韓國等競爭對手還要更低關稅,但因為談判結果尚未出爐,談判情況也並未揭露,因此仍無法確定能否達到目標。
吳大任受訪時表示,過去政府提出希望我國關稅可以談得比日本、韓國等競爭對手還要低,「但是我是認為這樣的說法,有點不夠務實。」
首先,日本、韓國兩國的談判籌碼並不比台灣差,不僅累積很多財富,對美國投資也不亞於台灣,美日韓更是軍事同盟,美國都有駐軍在日本跟韓國,顯示三者關係比台灣有過之而不及。
其次,日本宣布要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如此看來台積電的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4.8兆元)就變成小巫見大巫,就算加上廣達、鴻海等科技廠在美國投資,充其量也約3000億美元,還是低於日本對美投資。
第三,日本去年對美國的出口約1400多億美元,對美順差是630億美元;台灣去年出口金額是比日本小約1100多億美元,但是我們順差是739億,顯示我國對美順差問題比日本更加嚴重。
最後,日本人口約1.2億人,台灣是2300萬人,因此對於美國開放市場誘因,日本遠大於台灣市場開放的誘因。
而回到日本所談出來結果,無論從何種角度要談到與日本相當的15%,可能性都不太高,因為這次日本不僅放棄過去象徵「日本神聖領域」的稻米,各類比較之下,以及日本所放出的談判籌碼,台灣都很難直接去比對。
因此,吳大任評估,如果日本從最初的24%降至15%,調降9個百分點;台灣若調降9個百分點,可從32%降至23%,也就是落在20%至25%之間。
另外,過去吳大任有提到,台灣、日本、韓國近期都面臨選舉、罷免,也讓與美國談判舉步維艱。他表示,雖然這次自民黨在上週選舉大失利,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川普在日本大選前就公布談判結果,恐怕自民黨將會輸得更慘;以結論而言,或許已經對於日本經濟是最好結果,有做出一些犧牲,但這些讓步對實質經濟的影響其實還是有限。
延伸閱讀:台日韓都有選舉、罷免 學者:民主體制反而跟美國關稅談判更難談
至於台灣如今關稅稅率遲遲無法出爐,美國政府也沒有像是對日本、韓國一樣採取「以戰逼和」,先公布較高稅率,再迫使對手國談判,是否可能是某部分比照日本,尊重關稅對於台灣大罷免影響,等到罷免結果出來再公布?
吳大任認為,「我們跟日本大概在美國的眼中,就是我們的等級可能是不大一樣」,尤其日本大選是牽涉到執政權,可能會左右跟日本與美國外交;相反地,台灣大罷免並不會撼動賴清德政府執政權,因此重要性沒有那麼高,自然沒有必要刻意拖延。
他表示,美國是將台灣作為中國談判的重要籌碼,也必須要考量日韓所沒有的洗產地的問題,迄今台灣與美國關稅尚未出爐,判斷還是回歸到一些關鍵項目大家還沒有取得共識,造成時間上拖延。

- 關稅
- 日本
- 台灣
- 關稅談判
- 川普
標題:日本關稅15% 學者:台灣爭取更低關稅不務實 恐落在「這區間」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