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大暑後心浮氣躁、沒食慾 醫點「3原則」避熱威脅

醫師指出,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重,建議應掌握補足溫涼水分、運動避免大汗淋漓等原則,才能維持健康、照顧好脾胃、不過度耗陽;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節氣「大暑」之後迎接一年中最熱的節氣。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重,身體也特別容易出狀況,有人睡不好、有人沒食慾、有人覺得心浮氣躁,狀況百百種。建議此時應補足溫涼水分、飲食清淡少冰品、運動避免大汗淋漓,才能掌握這個節氣照顧脾胃、不過度耗陽、保持好眠、適度補水的維持健康之道。

補水、清淡飲食、少爆汗助健康

劉博仁於臉書專頁「 」發文表示,最近天氣熱得不像話,走在路上像是被太陽貼身擁抱,連汗都流得特別快。大暑一到,氣溫飆高,為避免身體因環境變化而出狀況,建議日常生活遵循以下3原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喝水足夠避免冷飲:很多人天氣一熱就猛灌冷飲,但其實冰水會讓腸胃收縮,影響消化,甚至讓你更容易腹瀉。建議喝溫涼水、小口慢飲,讓身體慢慢補水。如果想來點變化,可以自己煮點消暑茶,例如:洛神花、麥門冬加點甘草,清熱又養陰,喝起來清爽也不傷脾胃。

喫得清淡減少火氣大:大暑飲食應記得四個字:「清淡為宜」。冬瓜湯、苦瓜炒蛋、絲瓜蛤蠣湯這類料理就很適合。偶爾喝一些綠豆湯、西瓜、蓮子百合粥,不但解暑,還能養心安神。但須注意西瓜雖消暑,但不要冰冷、空腹喫,尤其脾胃虛弱者更要小心,喫多了恐容易拉肚子。

醫師表示,大暑期間飲食宜清淡,偶爾喫西瓜等不但解暑,還能養心安神。但脾胃虛弱者須小心,空腹攝取冰冷西瓜恐容易拉肚子;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運動應避免大汗淋漓:大暑天氣熱,有些人會趁此時去運動,覺得爆汗能排濕排毒。其實,適度出汗是好事,但出汗太多反而會造成疲倦、頭暈,甚至中暑。建議選在清晨或傍晚活動,像是散步、太極、遊泳都不錯。如果習慣在冷氣房裡運動,也別忘了讓空氣流通,避免寒氣侵體。

百合、蓮子、酸棗仁可安神

此外,劉博仁指出,天氣熱的情況下,心容易躁起來,很多人在大暑這段時間,也容易出現睡不好、心浮氣躁的情況;這是因為夏天「心火旺」,導致讓人情緒不穩、思緒混亂。建議睡前泡泡腳、聽點輕音樂、少滑手機,讓心靜下來;飲食方面,建議可多喫百合、蓮子、酸棗仁等,具有安神效果的食物。

至於還有哪些不能做的禁忌?劉博仁指出,由於天氣炎熱,應留意以下「4不」,包括:不要暴露在正中午烈陽下活動,容易中暑;不要喫太冰或太辣,會讓腸胃不適、火氣上升;不要熬夜,夏季雖日長夜短,但還是要顧肝顧心;不要猛吹冷氣,冷氣房外炎熱,進出溫差大,容易感冒或頭痛。

劉博仁總結強調,大暑照顧好脾胃、保持好睡眠、適度補水、不過度耗陽,才是這個節氣最重要的健康之道。




標題:大暑後心浮氣躁、沒食慾 醫點「3原則」避熱威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