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腸胃不適的患者總會大幅增加,中醫師建議,不妨從清淡飲食、多攝取蔬果、減少油炸調整,有助腸胃平安度夏;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到夏季,腸胃不適的民眾會大幅增加,常見症狀包括胃悶、腹脹、食慾不振或腹瀉等症狀。從中醫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暑濕夾擊,讓脾胃喫不消,外加暢飲冰飲,使脾胃「傷上加傷」,中醫師認為可以從清淡飲食、多攝取蔬果、減少油炸調整飲食,並推薦可以多喫綠豆薏仁湯等食物,有助腸胃平安度夏。
泰昌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蔡旻宏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台灣夏季多雨潮濕、悶熱的氣候,具有黏膩、重濁的特性,會讓人感覺身體沉重、脹悶。當「暑」與「濕」同時出現時,就形成了中醫所說的暑濕。首當其衝的就是負責消化吸收的脾胃,會使消化功能變差,出現食慾下降、胃脹、腹瀉、大便黏膩等腸胃道症狀。尤其對於原本體質偏濕或經常飲食油膩的人,更容易受到暑濕的影響而誘發腸胃不適。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日3招顧好腸胃
蔡旻宏建議民眾可以從以下3個面向,守護腸胃健康:
●避免過度飲用冰品與冷飲
不是完全不能喫冰,但應適量適度,避免太頻繁或大量接觸寒冷食物。
●清淡飲食、多攝取蔬果
減少油炸、重口味食物,讓腸胃負擔變輕,促進消化。
●適度運動、養成排汗習慣
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溫和運動,有助促進新陳代謝與排濕。
民眾喫哪些食物,可養脾又健胃呢?蔡旻宏說,綠豆薏仁湯具清熱解暑、利濕消腫作用;桂花酸梅湯可替代含糖手搖飲,不僅消暑解渴,還可生津去膩、促進食慾;四神湯、茯苓薏仁粥則有健脾利濕、幫助消化的效果,對體質偏濕、腸胃虛弱者特別有益。
。
。
標題:夏季腸胃不適增加 中醫:清淡飲食有助調整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