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評論/台鋼石萬金被轟就砸江坤宇!檢視殘酷數據 有資格在中職?

中職舞台再度見證台鋼雄鷹洋投石萬金的雙重崩壞:投球內容完全潰堤,引發板凳清空的觸身爭議,也將這名曾經擁有大聯盟資歷的投手推上風口浪尖。石萬金此役僅投3.1局,就被中信兄弟打線敲出10支安打、包含4發全壘打,失掉9分皆為自責分,慘烈退場。當他在連續兩轟後又對江坤宇投出觸身球,無論是否刻意,場面已難收拾,雙方板凳衝出場內對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賽後雖總教練平野惠一解釋「只是塞內角失控」,但輿論與觀眾的觀感早已定調:這不只是一次投球失控,更像是一場情緒失控的投手風暴。

成績說話:數據無情,防線早已潰堤

截至本場比賽後,石萬金本季15場先發投出75.2局,防禦率攀升至5.11,被上壘率達到1.65,遠高於聯盟平均水準。他的ERA+僅有71(低於聯盟平均的100),FIP(獨立防禦指標)為4.70,代表即便撇除隊友守備與運氣,石萬金本身的失分控制能力仍偏弱。

從被打擊率(AVG).308、被長打率(SLG).479、被BABIP .345,以及全壘打率每9局1.19發等指標來看,他幾乎在每一環節都處於聯盟下層。對右打被敲出4支二壘打與多次平飛球,左打則頻繁拉打長打,無論配球策略或球威,皆無法壓制中職普遍偏快節奏的打線。

▲台鋼雄鷹石萬金在中職表現不理想。(圖/台鋼雄鷹提供)
配球失衡、控球不穩,石萬金為何投不進中職節奏?

進一步分析球種分布與對應結果,石萬金主力球種為四縫線(使用率33.4%,均速144.2公裏),但揮空率僅5.3%,難以讓打者空揮。搭配比例第二高的卡特球(21.6%)反而是最常被長打的球種,對手打擊率高達.357,長打率更是.554。滑球與曲球理論上應是壓制武器,但滑球被打擊率仍達.299。

也就是說,石萬金雖有多樣球種,但缺乏關鍵的「決勝球」與位移夠大的球路變化,尤其面對中職打者善於處理中低速變化球的特性,他的球路過於可預測,導致大量強勁擊球與難以製造揮空。

此外,他的三振率僅15.5%,聯盟排名第41,揮空率僅18.2%,遠低於洋將平均水準,代表他在關鍵對決時,無法靠壓制力取勝。殘壘率僅65.5%,也反映他在壘上有跑者時無法有效止血。

洋將定位模糊,年齡與風險成問號

石萬金已32歲,不再是可以長期培養的洋將類型,而台鋼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對洋投的期待是「喫局數」與「穩定對決」,但石萬金平均每場僅能投5局多,且失分風險極高。從WPA(勝率貢獻值)數據來看,他本季為負值(-0.5),整體RE24情境得分更為-16.2,意味著他在多數比賽情境中都是「輸分單位」而非「救援主角」

更值得關注的是心理層面。7月30日的板凳清空事件,雖總教練強調「非故意」,但石萬金在被轟之後的情緒反應與對打者的舉動,難免讓人質疑其控場能力與職業態度。

▲台鋼雄鷹石萬金挨轟後,面對下一棒的江坤宇,投出觸身球,兩邊也清空板凳。(圖/中信兄弟提供)
台鋼要的不是經歷,是現在的價值

石萬金曾經是大聯盟先發投手,歷經老虎、金鶯、太空人與運動家等隊,累積百局投球經驗。但中華職棒是一個節奏快、打者主動進攻性強的聯盟,洋將必須即戰力且穩定。以石萬金目前的內容與趨勢來看,不只表現無法支撐洋投位置,更可能成為團隊士氣與戰術輪值的破口。

如果台鋼繼續讓石萬金佔據先發位置,可能必須付出更多「練兵成本」。面對球季中段爭取成績提升的需求,石萬金或許該被定位為「限期觀察」對象,甚至考慮尋找更能適應中職球風的新洋投人選。

數據不會說謊,職棒不等人

石萬金來台,不是為了重返巔峰,而是為了證明自己仍有一戰之力。但截至目前,他不只未能證明自己,還成為壘包與情緒的引爆點。中職不缺故事,但更不缺數據。當數據已無情揭示實力斷層,是時候讓管理階層做出冷靜選擇。


  • 台鋼雄鷹
  • 石萬金
  • 投手風暴
  • 防禦率
  • 與中職節奏不合


標題:評論/台鋼石萬金被轟就砸江坤宇!檢視殘酷數據 有資格在中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