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於4月啟動所謂「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對出口導向明顯的東南亞國家衝擊最大。泰國代理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在8月1日對外表示,美國願意將稅率從36%降至19%「是一項值得肯定的成果」。不過外界指出,泰國與美方的談判過程比其他鄰國更為複雜,原因不僅限於經貿,也涉及人權、政治等層面。
今年2月泰國政府無視時任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的警告,將40名已滯留超過10年的維吾爾庇護申請者遣返中國,讓美方極度不滿,疑似因此和泰國的談判也移到最後。
對泰國而言,除了政治疑慮,農業領域的開放也是難題之一。泰國食品產業如卜蜂集團(CP Group)規模龐大,是國內最具保護色彩的產業之一。美方要求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包括豬肉與玉米,立即引發養豬業者與相關協會強烈反彈。
豬農沃拉武(Worawut Siripun)表示:「美國農民的規模與生產成本遠低於我們,若開放市場,本地業者根本無法生存。」目前,泰國已允許進口美豬,但限定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總量的1%。
泰國製造業方面則急盼儘早完成協議,SK Polymer公司副總經理蘇帕(Suparp Suwanpimolkul)指出,若維持36%高稅率,對企業將是毀滅性打擊。該公司主要生產橡膠零件供應給全球家電品牌,其中20%的營收來自美國。
蘇帕強調,若稅率可控在20%以內,公司仍有調整空間,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營運規劃;另一家電子製造商HANA Microelectronics執行長韓理查(Richard Han)則表示,若區域國家稅率大致相當,對供應鏈的影響可控,成本也多由美國消費者吸收。
- 川普
- 對等關稅
- 泰國
- 稅率
- 美豬進口
標題:泰國「這舉動」激怒美國!養豬業怕爆廉價美豬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