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近期經濟下行、消費降級,內需市場無法再支撐龐產能過剩,因此像是塑橡膠製品、鋼鐵及汽車等產品都大量傾銷到周邊國家,造成「量多價跌」現象。
對於比亞迪可能透過泰國轉進來台灣,王國臣認為,基本上台灣政府有在控管中國車進來台灣,現階段不認為有太大問題,但是對於立法院也有被廠商接觸,後續值得持續關注。
從貿易角度來看,包括泰國、越南、印尼及美國都有反映,美國對等關稅針對中國貿易、洗產地息息相關,而如果兩岸經貿從現有的3成回升至4成,「那會不會加劇於對於台灣市場幫助中國洗產地?」如果現在對等關稅是20%,那麼洗產地的公定價是40%,是讓人比較擔憂的。
針對現在台美台判,台灣喫下20%關稅,比日本、韓國15%來得高。他認為,20%如果精算內容其實還好,但真正要擔心是目前兩岸貿易還有3成,如何證明沒有幫中國洗產地去美國?他建議,政府現在應該要盡快提出類似「碳足跡」調查,提出涉及中國製造比率標準,跟美國政府商量怎麼判別。
另外,對於美國可能要求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4000億美元,王國臣說現階段無法確認相關內容,但認為台灣應該要努力把對等關稅壓低,因為傷害是全國所有產業,而針對美國232調查的半導體關稅,即便有一定衝擊,但透過台積電本身轉嫁實力去對應,應該還算可以解決。
他強調,台灣政府應該要評估台積電面臨美國、日本及中國崛起挑戰,還可以撐多久,呼籲當下關注的焦點應是台灣未來的支柱產業是什麼,「台灣應該需要一個根本性的結構轉型。」
至於台灣與美國談判卡關,他評估,台美談判卡關最大關鍵應該還是總統賴清德所強調的「經濟安全」等議題,提出台灣不應直接開放,而是可以政府採購美豬美牛內臟,再轉銷給其他需要糧食的國家。
- 比亞迪
- 台灣
- 洗產地
- 關稅
- 美國
標題:比亞迪來台惹議 學者:台灣怎麼向美國證明沒幫中國洗產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