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此次涉案的3名陳姓、吳姓、戈姓工程師都畢業於清大,陳姓工程師是清大材料系畢業,2022年12月加入東京威力科創TEL,再此之前任職於台積電三年,接觸的都是5奈米、4奈米及3奈米先進製程。
吳姓工程師則是清大化學系畢業,在台積電任職8年,先後擔任刻蝕製程工程師和良率工程師,累積近9年資歷;戈姓工程師則為清大化學系學士、交大材料所碩士,進入台積後快速升任首席工程師,自稱將2奈米缺陷改善率提升至99.9%、良率提升10%。
3人疑從去年透過公司筆電登入系統查看機密製程文件,再以手機翻拍方式進行截取。由於翻拍行為未經任何數據傳輸、外接設備或雲端操作,成功避開PIP(Process Information Protection)資安監控機制,也讓內控系統束手無策。一名內部工程師表示,「PIP系統擅長抓異常登入與操作路徑,但手機拍照這種手段根本查不到。」翻拍行為正是目前台積電最難預防的資安漏洞之一。
案發後,台積電內部TPhone系統已無法查詢涉案工程師的聯絡資料。據了解,因相關人員已由公司辦理離職,帳號紀錄依作業流程自動下架。
還有業界人士透露,台積電常常在處理類似的竊密情況,但這次會選擇報警處理一途,除了事涉全球最機密的2奈米製程技術之外,另一個關鍵原因是台積電發現陳男是TEL工程師的身份後,要求TEL法務出面協助處理該事件,當陳姓工程師被問到將這些竊取而來的2奈米製程機密資訊交給誰的時候,陳姓工程師回答:「上交給直屬Lu姓主管。」
該名人士指出,台積電想要確定到底流出多少2奈米技術的資料,但發現無權盤查陳男或是陳男在TEL主管的電腦,只能選擇報警一途,讓檢調直接進行搜索他們的電腦,以了解到底哪些資料被竊。因次,該名主管也在檢調的盤查範圍。
也有業者指出,這些能夠在非公司內部被查閱的2奈米資料,屬於training material(內部技術訓練文件),保護層級不高,才會被這些工程師利用這種「大膽又粗糙的手法」,在星巴克竊密。
內部員工哀嘆,這次數位紀錄都沒有,完全無跡可尋。至於在職工程師為何鋌而走險,有人指出,這些工程師職等大致在T32上下,年薪逾300萬元,「肯定是拿錢辦事,但找的人都太嫩,翻拍資料還去星巴克操作,連遮掩都不懂,手法爛到哭。」
目前檢調單位已掌握部分通訊與資料流向,持續釐清外洩內容是否已轉交給境外企業,以及是否涉及商業間諜組織介入。若證實洩密情節成立,恐將成為台灣半導體史上最嚴重的技術外流案件之一。
- 台積電
- 外洩
- 內鬼
- 工程師
- 翻拍
- 漏洞
- 曝光
- 2奈米
- 製程
標題:台積電2奈米洩密 內鬼手法曝光!漏洞「台積電最難防」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