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重啟核三激辯!林子倫:綠能是國際趨勢 發展核電成本將債留子孫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23日投票,中選會舉辦第二場說明會今(9)晚登場,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再生能源是國際趨勢,支持能源的人都不談核能的成本與風險,只想轉嫁給後代子孫,更何況現在是要讓屏東人來承擔,對屏東人不公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子倫說,比起核電,再生能源才是國際趨勢,在面對極端氣候、地緣政治等風險的狀況下,大型的電廠相當脆弱,台灣應發展的是分散電網、更具彈性的再生能源、生質能等,維護台灣的能源穩定發展,再生能源是現在國際趨勢,全世界都在減碳,積極發展綠能。

林子倫說,面對國際減碳的要求,台灣要發展綠電,才能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核三廠已經運轉40年,支持核三重啟的人卻不談風險,開這樣的老車或許可以上路,但未來可能找不到零件,且台灣位於地震帶,核三耐震係數不足,戰爭時也可能遭受攻擊。

林子倫也提到,支持核電的人說發電成本低,是因為把很多成本都忽略,例如重啟核電廠成本龐大,也要重新評估發生核災時的賠償金額,還有把核廢料債留子孫,都是把風險與成本轉嫁給下一代,更何況,現在重啟核三,重新使用核電,卻把問題丟給屏東人承擔。

林子倫在第二輪發言時重申,現在國際趨勢,就是要減少大型的電力系統,建立更多元的電力系統,俄烏戰爭後,各國也開始思考對化石燃料過度依賴,會為國家帶來風險,因此需要分散式發電系統,讓能源系統更有韌性。

林子倫說,再生能源是台灣的共識,過去各主要政黨在總統大選時都支持要發展再生能源,縣市政府也都認同再生能源政策,再生能源是淨零轉型的基礎,台灣也要逐漸建立起以再生能源為主的核心能源架構。

林子倫也提到,過去幾年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積極發展綠電,但根據數據,過去幾年台灣空污情形並沒有變嚴重,推動綠能轉型當然會有挑戰,但能源轉型應先找有共識的選項,避免社會陷入對立狀態,如果堅持走舊路,絕對到不了新地方。

  • 核三重啟公投
  • 再生能源
  • 國際趨勢
  • 極端氣候
  • 台灣地震帶
  • 屏東人承擔
  • 能源系統韌性


標題:重啟核三激辯!林子倫:綠能是國際趨勢 發展核電成本將債留子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