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含有益生菌,營養師陳珮淳說,有助建立腸道「好菌軍團」,對抗壞菌、穩定免疫;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想讓皮膚透亮,從保養腸道開始做起!營養師陳珮淳在臉書專頁「」提醒,許多人臉色暗沉、膚況不佳時,第一反應是更換保養品,但真正的根源往往藏在腸道健康。日常可多攝取「5種養腸+亮膚營養」,包含益生菌、益生源、膳食纖維、維生素D、植化素。
陳珮淳指出,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維持肌膚光澤的重要關鍵。若腸道菌相失衡、排便不順,毒素無法有效代謝,營養也難以輸送至皮膚,可能導致膚質粗糙、蠟黃、敏感,甚至長痘與出油失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味噌也是益生菌食物,營養師陳珮淳表示,能幫助減少毒素循環至皮膚引發痘痘;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她解釋,當腸道壞菌過多,會引發體內慢性發炎,使痘痘與泛紅問題反覆出現;若長期便祕,老廢毒素如同「回收氣」滯留體內,使膚色暗沉無神;而營養吸收不良則會讓再高價的保養品也事倍功半。為了從根本改善膚況,陳珮淳提出「5種養腸+亮膚營養組合」,建議民眾日常多攝取:
1. 益生菌:有助建立腸道「好菌軍團」,對抗壞菌、穩定免疫,減少毒素循環至皮膚引發痘痘。來源:優格、泡菜、味噌、康普茶、益生菌保健品。
2. 益生源:作為好菌的「營養飼料」,促進菌叢平衡,減少皮膚發炎與過敏。來源:洋蔥、大蒜、香蕉、蘆筍、燕麥、全穀類。
3. 膳食纖維:協助腸道排除廢物、促進順暢代謝,同時維持腸道黏膜健康。來源:奇亞籽、地瓜、紅豆、綠花椰、海藻。
4. 維生素D:平衡菌相、穩定腸道黏膜,降低皮膚發炎與敏感反應。來源:日曬、蛋黃、鮭魚、菇類、維生素D3補充劑。
5. 植化素:來自多彩蔬果的天然抗氧化物,有助防禦自由基傷害、維持肌膚彈性與光澤。來源:紅椒、南瓜、紫甘藍、洋蔥、大蒜、花椰菜。
陳珮淳強調,「皮膚暗沉不是因為你懶得保養,而是你忘了腸道才是肌膚的打光師。」她呼籲,從今天起補足這5項腸道營養,讓皮膚由內而外自然回復透亮光採。
。
。
標題:皮膚透亮有法寶 5種養腸道不可少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