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益生菌喫越多越好? 補充「3關鍵」避免壞菌活力旺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補充益生菌前應準確選擇菌株、依個人腸道菌相搭配適合的補充策略,尤應避免盲目追求喫越多越好;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為了促進腸道健康,大家越來越重視補充益生菌,但狂補真的有效嗎?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據國外研究,長期以來被視為腸道健康守護者的嗜酸乳桿菌,在研究中不但未能阻止壞菌,反而加強壞菌繁殖;另一格氏乳桿菌(好菌)因擁有更多抗菌肽基因,產生天然抗生素,精準消滅壞菌。由此可知,補充益生菌前應準確選擇菌株,並依個人腸道菌相搭配適合的補充策略,尤應避免盲目追求喫越多越好

喫錯好菌助長壞菌大量繁殖

黃軒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談到益生菌,腦海中往往浮現「保護腸道、增強免疫、對健康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印象。然而,1項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卻拋出震撼彈,某些益生菌可能不但幫不上忙,反而暗中成了壞菌幫兇,加強了壞菌繁殖。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說,研究團隊原本目標是選用嗜酸乳桿菌(好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檢驗益生菌能否幫助小鼠抵抗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壞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餵食嗜酸乳桿菌的小鼠,反而更容易被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壞菌)入侵並擴大繁殖。原因在於嗜酸乳桿菌會在腸道中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而胺基酸正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食物來源。

此外,黃軒表示,研究人員同時給予另一組小鼠餵食格氏乳桿菌Lg-36(好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Lg-36),發現它能有效阻止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繁殖。科學家並揭示它的作戰策略:因格氏乳桿菌擁有更多抗菌肽基因,能產生天然抗生素,因此精準消滅壞菌。另,它會促進「擬桿菌(Muribaculaceae)」的生長,使得好菌會去與壞菌搶奪相同養分,讓壞菌因缺糧而衰退。雙管齊下的防禦機制,也使得格氏乳桿菌在實驗中成為真正的腸道守衛者。

精準補充3原則助腸道健康

黃軒進一步提及,相同好菌之所以產生作用差異,關鍵在於「精準益生菌」的觀念。益生菌不是一個統一的概念,而是數百上千種不同菌株的總稱。不同菌株的基因組、代謝路徑和與腸道菌群的互動方式,都可能截然不同。此外,每個人的腸道環境如同獨特的生態系統,你的「好菌」,在別人的腸道裡未必有同樣的表現。因此,這項科學研究對於補充益生菌帶來的關鍵啟示,包括以下3點:

菌株精準選擇:不同菌株的益生菌作用差異大,補充前,應充分了解該菌株的臨牀與實驗證據。

個人化腸道健康管理:根據腸道菌相檢測,搭配專業醫療或營養建議,量身訂做個人益生菌策略。

避免盲目追求「越多越好」:益生菌並非多多益善,錯誤菌株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

黃軒強調,益生菌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它們可能是守護腸道的英雄,也可能在特定條件下成為壞菌的幫兇。科學研究提醒我們不要被單一的「益生菌等於健康」觀念所迷惑,唯有了解菌株特性與自身腸道環境,才能真正讓益生菌發揮應有的健康效益。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說,益生菌可能是守護腸道的英雄,也可能在特定條件下成為壞菌的幫兇,喫錯菌株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示意圖。(圖取自photo AC)




標題:益生菌喫越多越好? 補充「3關鍵」避免壞菌活力旺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