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骨質疏鬆無聲襲 男性髖關節骨折死亡率更高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曾能祥表示,過去骨鬆治療藥物僅有骨鬆性骨折患者才有健保給付,不過自今年3月起健保署已擴大部分骨鬆藥物給付給。(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榮民之家88歲羅爺爺身體硬朗,1年前某天散步時卻因腿軟不慎跌坐在地,之後大腿疼痛,X光呈現骨骼密度降低及髖關節股骨頸骨折,接受手術後長期臥牀,行動受限,無法完全恢復,近期更因肺炎頻繁住院;醫師提醒,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可能不會有症狀,經常要到骨折後,才知道自己身患這一疾病。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曾能祥表示,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1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女性高於男性(女性17.4%、男性10.4%)。女性約有1/3及男性約1/5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的骨折。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曾能祥提醒,骨鬆不是女性專屬;建議超過65歲的男性,過瘦、沒運動、曾有抽菸飲酒習慣,應定期做骨密度篩檢。(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許多男性常自認身體硬朗,對骨鬆的警覺心遠低於女性,導致男性因骨鬆骨折的嚴重程度遠高於女性,特別是髖關節骨折後1年的死亡率,男性高於女性(男性約3成、女性2成死亡率)。與正常人比較下,近端股骨骨折於女性增加2.18倍,男性則增加3.17倍;脊椎骨折5年內女性死亡增加為1.66倍,而男性增加2.38倍。

曾能祥表示,骨質疏鬆可能不會有症狀。一旦出現身高變矮超過4公分以上,駝背、靠牆壁站時頭貼不到牆壁,或是持續無法緩解的下背痛等「駝、矮、痛」3大症狀,可能已經有骨頭壓得塌掉了(脊椎壓迫性骨折)。骨鬆不是女性專專屬,建議超過65歲的男性,過瘦、沒運動、曾有抽菸飲酒習慣,應定期做骨密度篩檢。

曾能祥指出,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超音波測量,另一種是雙能量X光骨質檢查,準確度較高。健保目前給付特定適應症如:非創傷性的骨折者、停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接受符合健保給付骨質疏鬆症藥物者、特定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攝護腺癌接受男性賀爾蒙阻斷治療或乳癌病人在接受香環酶抑制劑治療者。每次申請須間隔1年以上,終生享有3次健保給付。

過去骨鬆治療藥物僅有骨鬆性骨折患者才有健保給付,不過自今年3月起健保署已針對3類狀況擴大部分骨鬆藥物給付:

(1)類風溼性關節炎。

(2)糖尿病且使用胰島素。

(3)使用糖皮質類固醇(>5毫克/天)超過3個月。

符合上述條件尚未發生骨折者可考慮先自費篩檢骨密度,若達骨鬆程度可使用藥物做初級骨折預防。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的「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 若回答為「是」,表示您的骨鬆危險因子較多,相對罹患骨鬆的風險較高。(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標題:骨質疏鬆無聲襲 男性髖關節骨折死亡率更高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