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指出,洗澡後若常出現蕁麻疹,可能與冷、熱等物理性因素有關,若出現其他不適等,應儘速就醫;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蕁麻疹是常見皮膚疾病之一,也是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的過敏經驗。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於發文指出,除大家熟知的食物、接觸過敏易引起蕁麻疹外,洗澡後若經常出現蕁麻疹,可能與冷、熱等物理性因素有關。這種狀況下所產生的過敏反應,通常1小時內會消失,但若出現其他不適症狀或嚴重過敏反應,仍應儘速就醫。
醫師指出,蕁麻疹是一種肉色地圖樣突起的膨疹,膨疹的大小及形狀都不一定,持續時間、皮膚搔癢則因人而異。大家比較熟知會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大多為食物過敏、接觸過敏;而洗澡後會出現過敏反應,須先釐清是否為沐浴劑成分或與其他因素有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物理性因素或可造成蕁麻疹
此外,醫師進一步說明,另外還有一種可能為物理性的因素,像是冷、熱等。對於冷或熱所產生的蕁麻疹,通常1個小時內就會消失,但需要先排除是否由其他因素所導致。包括:平時需要注意洗澡水的溫度、氣候溫度、飲食溫度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說,因冷或熱所產生的蕁麻疹,通常1小時內會消失,但須釐清是否為沐浴劑或其他因素所致;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急性蕁麻疹6大成因一次看
另,醫師也曾於發文表示,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大多屬於急性。若症狀反覆發作持續6週以上,為慢性蕁麻疹,但兩者成因不盡相同。可能造成急性蕁麻疹的原因,包括:
●食物:海鮮、蛋類、奶類、堅果類、貝類等。
●過敏原接觸:花粉、動物毛髮、塵蟎、灰塵等。
●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蚊蟲叮咬、寄生蟲感染。
●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抗生素等。
●生活型態:壓力、情緒等。
●物理性因素:冷、熱、觸壓、流汗、陽光等。
醫師強調,有免疫疾病者會比一般人容易出現蕁麻疹,因此有慢性蕁麻疹者,一定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若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儘速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
。
標題:洗澡後狂冒蕁麻疹? 醫:過敏元兇與冷、熱相關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