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透報導,鴻海長期仰賴智慧手機業務一直被投資人視為重大風險。自近20年前iPhone問世以來,新機需求成長已逐漸趨緩,讓這家全球最大iPhone代工廠面臨銷售動能減弱的挑戰。鴻海也警覺到這個風險,劉揚偉2019年上任以來,一直力推AI伺服器、電動車和半導體等新事業。
鴻海在電動車和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尚未對營收帶來顯著貢獻,但在AI伺服器製造上卓然有成,目前是輝達最大的伺服器代工廠,ChatGPT於2022年底掀起熱潮之前及早押注,如今開花結果。鴻海第2季消費性電子產品佔營收35%,雲端和網通業務佔比則達41%;在2021年,消費性電子產品比率曾高達54%。
對此,啟發投顧分析師郭憲政指出,鴻海過去因蘋果代工毛利率非常低,劉揚偉上任之後,對鴻海進行部分改革,可以發現開始往電動車、伺服器等方向發展,過去70、80%業務佔比代工蘋果手機,現在蘋果業務應至少降至50%以下,鴻海目前採多角化經營,有助於毛利率提升。
他表示,第一季鴻海EPS 3.03元,今年上半年每股賺6.23元,去年全年每股賺11.01元,由於下半年電子業迎來聖誕、跨年傳統旺季,下半年業績一定高於上半年,粗略估算今年每股可望賺超過12.4元。
不過,郭憲政指出,鴻海股本太大獲利可能被稀釋,加上關稅、新台幣匯率問題,對鴻海等電子股影響不小,後續業績表現是否成長強勁,仍需觀察。
股價方面,郭憲政認為,鴻海第一及第二個高點分別是221.5與234.5元,現階段股價已來到208元,碰觸前兩個高點壓力較大,「一次要攻過去我覺得可能沒有那麼容易」,雖外資調升目標價至250元,但要觀察鴻海能否上攻第一關221.5元,以及下一關234.5元高點,「這兩個關卡對鴻海來講是很大壓力。」
- 鴻海
- AI伺服器
- 毛利率
- 電動車
- 半導體
- 營收
- EPS
- 劉揚偉
標題:鴻海AI伺服器等營收超越iPhone業務 專家估今年每股賺逾12元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