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英特爾沒救了?經濟學人列3教訓勸川普收手:重視台灣台積電

美國總統川普力拼晶片製造業回流美國,甚至不排除用晶片法案補助入股英特爾(Intel)。《經濟學人》指出,英特爾已經淪為被保護的對象,美國若將希望全寄託在英特爾會削弱整體競爭力,應該把目光放在解決台積電等企業的挑戰,也不能忽視台灣安全的重要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世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美國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但現在已經跌出全球15大晶片製造商,也幾乎沒有供應AI相關的先進晶片,淪為被補助和保護的對象。而英特爾會沒落是因為錯失一連串科技業轉捩點,包括智慧型手機和AI兩次大浪潮,因此敗給輝達、台積電等企業。

報導直言,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曾向英特爾承諾提供80億美元的補助和120億美元貸款,但公司仍負債累累,所需的補助越來越多。川普可能會讓情況更糟,威脅對進口晶片課關稅、強迫其他公司使用英特爾晶片,這或許可以能幫英特爾爭取時間,但對美國是自我傷害,因為晶片是美國科技業保持領先的關鍵基礎,若迫使企業接受次等選擇,將會削弱整體競爭力。。

《經濟學人》認為,與其繼續將資源投注在一間難以追趕領先者的公司,美國應重新調整策略,記取三個教訓。其一,不要把希望寄託在拯救英特爾,就算出售晶圓廠或設計部門,將收益投入製造,但也不一定能追上台積電,政府入股還可能讓問題更複雜。

其二,美國不只要關注英特爾,更應協助其他晶片製造商解決問題,如台積電正在尋求擴張,承諾對美投資、韓國的三星在德州設廠進度緩慢,這兩家公司都面臨技術工人短缺和許可延誤的問題。

其三,即便本土晶片製造能提升美國韌性,但半導體供應鏈高度專業化,關鍵設備和材料來自全球各地,關鍵零件依賴荷蘭與日本,先進製程更仰賴台灣,台積電未來仍將是全球核心,美國無法與世界脫鉤。

《經濟學人》也提到,台積電的策略是在台灣創新,再將技術擴散到全球,即便本世紀末美國廠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仍會有60%的半導體在台灣製造,因此台灣及台海安全對美國至關重要。即使是自由貿易主義者,也必須承認晶片的戰略地位,並憂慮全球對台積電以及其所在地台灣的依賴,而台灣正深陷台海危機之中。

《經濟學人》批評,為保持美國晶片供應鏈的韌性,川普需要連貫、深思熟慮的戰略,但對於憑直覺治國的人這是一項艱鉅挑戰,也難怪會走向錯誤方向。且川普對台灣問題態度輕率,自信中國不會在他任內入侵,同時也未能提供持續支持。他對各類進口徵收關稅的承諾,會推高美國製造成本;對晶片進口加徵關稅,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川普以不確定性自豪,但晶片業需要的是穩定。

晶片業歷經數十年發展,已經深深紮根於全球化時代。經濟民族主義者將政策建立在「自給自足」,就是給自己設下了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 川普
  • 英特爾
  • 晶片製造業
  • 台積電
  • 晶片法案
  • 台灣安全


標題:英特爾沒救了?經濟學人列3教訓勸川普收手:重視台灣台積電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