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的大罷免,公民團體與民進黨的關係備受關注,不過罷團自主性高,原本不是民進黨可以強行發號施令。有民間力量願意主動出徵,協助罷免國民黨立委,民進黨可以扮演協助的角色就好,對民進黨來說,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可以聲稱是公民力量的展現,不必演變成政黨對決。
但偏偏柯建銘不這麼想。他先在1月下發布黨團首次「超甲級甲動」,所有立委都要成立罷免服務站,儼然是以黨主席之姿下令;不久後,他又不斷暗示,賴清德會在適當時機大出場。同黨立委王世堅提醒,希望柯建銘講自己就好,不要提到總統,柯建銘反而嗆爆王世堅。
柯建銘是賴清德與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的前輩,也代理過民進黨主席,過去在立法院時,萬年總召柯建銘也算是賴潘的上司,但柯建銘畢竟不是現在真正的主席,更不是總統,卻屢屢以綠營領袖身分指揮調度,讓賴清德已無法在這場罷免中置身事外。
柯建銘要越俎代庖,但柯建銘有先扮演好自己黨團總召的角色嗎?黨團幹部除了幹事長吳思瑤,其他偏愛找不分區菜鳥綠委,論述能力不足,朝野協商時幫不上忙,讓柯建銘只能自己「講古」癱瘓會議,反而累積在藍白間的仇恨值。
除此之外,去年3月,民進黨宣稱修正內規,決議每天都發布動員令,點名不在場者依規定罰款,但最後是否有嚴格執行?甚至到了後期,連柯建銘自己也常請假。還有,到了去年底,民進黨團臉書發文,發出疑似挺戒嚴的貼文又緊急刪除,出了這樣嚴重大包,卻沒有給出任何交代。這些問題,黨團總召都不必負責嗎?
柯建銘是民進黨萬年總召,但順風順水慣了,如今面對藍白掌握立院多數,找不到其他方法反制,最後發動大罷免,想要拉下31席國民黨立委,但證明是天方夜譚。柯建銘政治判斷嚴重失誤,耗費朝野半年時間都在應付大罷免,還造成社會對立。賴清德要喊團結、要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期盼朝野更多對話,難道不該先好好檢討柯建銘的責任嗎?或是賴清德要幫柯建銘一肩扛起?
- 兩波大罷免
- 藍白優勢
- 柯建銘失誤
- 民怨不滿
- 黨團幹部問題
- 藍白對立
標題:巷仔內/大罷免32:0完敗!賴清德啟動內閣改組 卻放過柯建銘?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