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爾街郵報》報導,政府直接介入民間企業經營,打破美國長期奉行的自由經濟體系,一般而言,除非遇到戰爭或經濟危機,美國政府很少會以股權的方式幹預私人企業。
報導提到,台灣是政府持有戰略性企業股份的明顯例子之一,台灣政府透過17家國營企業,對國家經濟發揮影響力,更是完全掌控能源、水電等關鍵公共事業。如台灣電力公司、台灣自來水公司,石油屬於戰略物資,政府對中油也持有多數股權。
台灣政府最有價值的持股,則是當年透過國家發展基金(國發基金),提供張忠謀7000萬美元資金,協助成立台積電。國發基金是台灣政府支持的投資工具,性質類似主權財富基金。另外,總統賴清德今年5月也宣布成立主權基金,用來管理台灣龐大的外匯存底。
報導也提到歐洲的案例,雖然歐洲國家政治與經濟制度與美國接近,但許多政府都有長期持有大企業股權,挪威、瑞典、德國、法國與義大利在航空、鐵路、電信、汽車與國防等產業也有部分、甚至完全持股,藉此保障產業安全和長期發展。
資源豐富、擁有主權基金的國家,如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會大規模收過國內外企業股份。北歐國家還會運用國有資產推動綠色轉型,將能源收益轉為新產業動能。
至於中國的作法,《華郵》也介紹,北京當局透過龐大的政府基金,能實質控制晶片產業發展,如中芯國際的董事會大部分席次是由中國政府相關投資機構掌握,能透過股東投票直接影響公司決策。
與中國的狀況相比,川普雖然入股英特爾10%,但並沒有因此取得股東表決權,控制力有限。即便如此,川普政府與英特爾的交易仍引發強烈批評。
共和黨肯塔基州參議員保羅(Rand Paul)直言,今天是英特爾,明天就是其他產業,社會主義就是政府掌控生產工具,擔憂川普此舉會侵蝕美國自由市場根基。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巴菲爾德(Claude Barfield)也指出,川普可能正在開啟危險先例,使美國經濟逐步走向社會主義化。
文章來源:
Trump’s Intel stake, rare for U.S., looks more like state ownership abroad
- 川普
- 英特爾
- 英特爾股權
- 台積電
- 國發基金
- 美國
- 中國
- 中芯國際
標題:川普入股英特爾偷學中國?華郵點名台灣:國發基金投資台積電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5316.html